一`导入新课
1964年,我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炸成功的地点-----罗布泊------引出文题(感情: 哀伤、惋惜)
二、今日罗布泊
问题:罗布泊在哪?它现在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自读前三段,哪些情境令你震撼。)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重点句子要重点品析。
如:“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小结:今日的罗布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又恐怖,俨然一个人间禁地。
三、昔日罗布泊
问题:你们可曾想过罗布泊昔日的风光,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昔日仙湖的踪迹。哪些情境令你向往。
对学生的句子进行品析。如: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前面荒凉的罗布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小结:昔日的罗布泊,一个仙湖、一片绿洲。
四、罗布泊今昔对比,(昔日和今日的图片,进行强烈的对比,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过渡)一组是大漠沙如浪,寂寞无人家。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们可曾想,这天壤之别的两处景,竟是同一地方——神秘的罗布泊。曾经充满生命力的绿洲就这样变成了令人恐怖的荒漠,大家都曾想过令罗布泊的消逝的一些原因何在?
(一) 齐读第11~13段,思考: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改道、“四盲”)
明确:1.20世纪 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2.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下游改道干枯,生态环境被破坏。
(二)追问: 造成罗布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盲目”)
明确:(1)什么是盲目 "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头脑中没有持续性发展;"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2)"盲目"是由什么引起的 盲目是由人的贪念、人的自私引起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才会做出危及子孙后代,危及大自然的蠢事。
(三)美丽的罗布泊就这样人为地消逝了,这怎不令人痛惜?文中除了这种直接指明原因的表达,作者还有些融情感于景物的含蓄表达,默读19—24自然段,品析作者的情感。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作者将胡杨拟人化,写出了他们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并为人类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拟人手法,形象地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体会“又”)
(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这样人为造成环境问题的悲剧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不胜枚举。)
五、一错再错
人类酿造的悲剧只有罗布泊吗?从“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中这个“又”可以得知答案是否定的,人为造成环境问题的悲剧不只一个,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
读课文后几段,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伤害.由此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震撼)
六、品味语言: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既有真实性又有文学性,请同学们到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真实性的语句:如<汉书.西城传>根据史书记载具体数字。(语气平和)
直抒胸臆的句子例如: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又"字应拉长,更突出。)
生动修辞的句子:如第20、22段,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后两句简述)
六、罗布泊由生命的绿洲变成了沙漠,我们还有办法让她“变”回去甚至变得比过去更美好吗?(环保)
七.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你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请你将所见用描述性的语言说出来。
“罗布泊”大事记
1900年3月28日,维吾尔族向导奥尔得克偶然发现了楼兰遗址;
1901年3月,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随向导奥尔得克考察了楼兰古城;
1902年11月,斯文·赫定根据第4次罗布泊考察结果,提出了“罗布泊漂移说”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轰动;
1910年,日本探险家橘瑞超在楼兰遗迹发现震惊中外的“李柏文书”;
1930年2月~3月,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罗布泊北岸发现著名考古地点──土垠遗迹;
1934年,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随向导奥尔得克发现小河墓地。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罗布泊地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失踪。
1996年6月17日,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时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