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2009年中考复习研讨会2009中考复习教学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余杭区2009年中考复习研讨会2009中考复习教学建议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3-30 23: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余杭区 2009年中考复习研讨会乔司镇中
2009年3月12日活动程序骨干教师论坛:九年级阅读教学(塘栖二中 庞仿英)
复习教学研究课(乔司镇中 邵晓丽)
观摩乔司镇中校本教研
说课、评课
复习教学建议(教研室 钱燕瀛)2009中考复习教学建议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钱燕瀛辨别几个教学问题1.素质——应试
2.大纲——考纲
3.平时教学——复习教学
4.常规课——复习课一、紧扣考纲要求
二、研究历年试卷
三、优化复习策略
四、训练落实到位一、紧扣考纲要求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每点对应1小题)
1.正确认读汉字。 (1课内)
2.正确使用汉字。 (2课内)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可能变化)
4.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9)
5.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句式。 (8)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7.语言准确、连贯、得体。 (4可能有变化)
8.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10仿句)
9.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7)
10.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6)(二)现代文阅读
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11、16)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12、15、)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7、18)
5.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 (14)
6.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13)
(三)古诗文阅读
1.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9、20)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21)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2)
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23)
(四)写作
1.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2.文章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楚。
3.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语言通顺、连贯、得体、生动。
5.力求创新。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有创意的表达。
二、研究历年(去年)试卷
(一)试卷结构、特点
分语文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四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古诗文阅读20分,写作40分,共120分。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结合,选择题约占25分,非选择题约占95分。
1.立足能力考查
语言运用:词语选用 句子连贯 单句组合 语病修改 句子仿写)
现代文阅读:理解词句含义 (11题、16题——4分)
概括内容要点(12题、15题、17题、18题——16分)
赏析描写语句(13题——4分)
分析写法作用(14题——4分)
拓展社会知识(18题——2分)
古诗文阅读:实词理解 虚词理解 句子翻译 人物分析 名句赏析
写作: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2.洋溢人文精神
▲思想性强
◎拥有自信(句子组合) 读书感受(仿写句子)
崇尚美德(散文阅读) 虚心好学(古文阅读)
坚定信念(古诗赏析) 乐观精神(古诗赏析)
▲材料鲜活
◎浙江院士(标点) 台湾陈水扁(标点) 中日关系(标点)
北京奥运(标点) 援助西藏(语病) 抗震救灾(阅读)
转基因(词语选用)
▲语言精致
连贯: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
②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历经磨难的苦痛
③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
④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仿句: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淋浴和谐的春风,使你神
清气爽;每次阅读,___,___;每次阅读,___,___。与书为
伴,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仿句内容:读好书 甜美享受
仿句语言:运用比喻表达感受
写作:
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
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
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
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
诗篇。
文章内容: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 日历具有生命感
思想导向:反映积极健康的生活——难忘 鲜活 美好 谱写 诗篇
写作思路:难忘的昨日 鲜活的今日 美好的明日 3.略有变化发展
▲减少选择题,增加主观题
近义词选用与成语运用合为一题,增加单句组合复句题。
(考查的覆盖面广)
▲尝试开放性试题
◎仿写句子——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防震救灾——根据文意进行有机拓展 (18)
▲文言材料呈现两段
便于选取浅易的文言材料
考查内容(实词、虚词等)更符合中考要求
适合进行比较阅读
▲用实物作为“话题”
关注生活(01) 实践(02) 自信(03) 心灵的距离(04)
风景(05) 成功的秘诀(06) 友善(07) 日历(08)(二)结果分析
1.考试结果(三)试题探讨 第一大题:语言运用
▲基础知识
◎别字辨识(音同形近、音同形异——词义理解)
一愁莫展(筹) 永往直前(勇) 金榜提名(题)
◎标点使用(常用标点——句意理解)
B.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
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但都改变不了卸任的结局。
D.近期,北京奥运圣火在全国各地传递。作为中国人,谁不欢欣鼓
舞?谁不为国家强盛而自豪?◎语病修改(常见语病——语法分析)
①由于目前西藏电网还没有与大电网连接,导致了西藏冬季缺
电严重。(搭配不当)②为了解决西藏经济发展用电的问题,近
日,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建设一条输电入藏的电力青藏线。(成分
残缺)③电力青藏线建成后,可以把源源不断的西北五省的火电输
送到西藏,满足当地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的需求。(语序不当)
▲语境分析
◎仿写句子(审题干、审仿句——内容要求、句式要求)
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
写两个句子,表达你读书的感受。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谐
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____,____;每次阅
读,___,____。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句子连贯(审察文段——句式连贯、语意连贯)
杭州岳庙内的松柏威严高大,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如果能言,它
们将告诉我们多少人间的故事;即使缄言,__①__。几百年过去
了,几千年过去了,多少人事成了过眼云烟,只有这些数,依旧碧绿
苍翠,根深叶茂,_②_。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圣明的智者。
A.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
②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
B.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
②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
C.①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历经磨难的苦痛
②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
D.①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历经磨难的苦痛
②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整体阅读
◎文中说“鹿是动物中的唯美主义者”,从全文看,鹿的“唯美”具体表现在
哪些方面?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第1段:早晨有露水的草地让它的内心有一种很美妙的感觉。他站在草
地上,让初升的太阳把它的影子投射到它的蹄子下。它不时地转动着头
颅,一会儿欣赏健美躯体的影子,一会儿欣赏修长的四肢,还摆出一些造
型欣赏着自己,一双毛茸茸的漂亮的眼睛在注视露水中的自己时也含情脉
脉。(欣赏迷恋自己身体的美)
第二段:……鹿连喝水也极为讲究,平时喝从高处流下的涧水,下雪
天也会长途跋涉到小河边去喝河中的清水。(要喝清澈的涧水或清水)
第五段:……它径直走到刚才站过的地方,用嘴把蹄子弄碎的冰一点
一点地推进河中,冰面上变得干干净净,只有两只蹄子插入时留下的两个
洞眼。我被它的举动感到吃惊。此时此刻,应该说它仍处于生命危险之
中,但它却听从了内心的命令,完成了一次唯美的举动。(冒着危险清除
冰面上的碎冰) ◎请根据文意,简述地震产生的过程。(4分)
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其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
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扭曲变
形,进而产生能量,这就如同心中郁积起怒火,正蓄势待发。当地壳的“怒火”
憋得越来越大,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使岩层断裂错动。在板块交界处
这种断裂错动最容易产生,而一个小断层扭曲了,旁边的也不得安宁,因而最容
易形成大规模的“断层带”。到一定的阶段,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并以波的形
式传到地面,大地猛烈地哆嗦开来,这就是地震。
弄清产生的几个阶段(名词)——分析怎样产生——筛选关键词语表述
地球运动变化产生地应力;地应力造成地壳的岩层扭曲变形产生能量;能
量增加使岩层断裂错动形成“断层带”;巨大的能量释放产生地震。 ▲语言赏析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一会儿欣赏健美躯体的影子,一会儿欣赏修长的四肢,还摆出一些造型欣
赏着自己,一双毛茸茸的漂亮的眼睛在注视露水中的自己时也含情脉脉。
②我突然觉得它高大起来,从它矫健优美的四肢中透出一股摄人魂魄的力
量。
……我抓起两块石头扑过去准备猛击它的头,它连连嗥叫,并躲闪着我的
进攻。应该说,它的躲闪非常成功,把头扭来扭去,致使我的进攻连连失
败。我停下来,发现它已经不恐惧了,只是冷静地注视着我。很显然,如果
我再进攻它的话,它仍然可以巧妙地躲开。
(①句重在艺术手法和含义;②句重在描写角度和内涵。)
①运用拟人手法,写鹿欣赏自己躯体、四肢和造型的美,具体表现鹿是爱美
的动物。(指出修辞手法——引用关键词语——概括语句含义)
②通过写“我”对鹿的感受,表现鹿在受到攻击时的机智、冷静和勇敢。
(点出描写角度——联系前文内容——揭示语句内涵)▲分析写法
◎“我”对鹿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第三段:我仔细观察它,发现它长得很肥硕,我断定它是一头两岁多的
鹿,这个年龄的鹿,肉最好吃。我抓起两块石头扑过去准备猛击
它的头……(残忍)
第五段:突然我变得恐惧了,内心疯狂的风暴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代
之而来的是一阵寒冷和战栗,我手里的石头掉在了地上。
(恐惧)
第五段:我为它的举动感到吃惊。此时此刻,应该说它仍处于生命危险之
中,但它却听从了内心的命令,完成了一次唯美的举动。它慢慢
地走了,我目睹着它的背影,觉得它身上有一种力量与美的威慑
在改变着我的内心。(敬畏)
(筛选情感语句——分析内心变化——加以概括提炼)
作用:突出了在危难中要有冷静、勇敢的品质和追求美、崇尚美的生活
态度。
多少年过去了,我忘不了它的危难时表现出来的冷静、勇敢,以
及对美的呵护,那是一片天空,被我珍藏在记忆中,经常映照着我的
心灵。(联系中心——突出主题)▲有机拓展
◎怎样科学地实施防震救灾?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解答。(5分)
地震冷面无情,因此,准确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十分重要。很多国家
的科学家都深入震区考察,搜集第一手资料,研究地震孕育、发生的规
律,在地震预测和预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防震减灾还应以预防为主,
走综合防御之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房
屋等建筑物的设计更为合理,提高抗震能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
智。”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地震灾害,学会“与灾相处”,保护自身的生
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程度。
此题为综合性、开放性试题,立足文意,超越文意,引导学生关注社
会知识。
综合性:多次余震 衍生性灾害 泥石流 海啸
开放性:运用有关防震抗灾知识作个性化表述,不求统一答案
(答题卷设置:分为文意和认识)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欣赏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结合文意推断词义)
A.詹适弹琴(正好) B.即老人所贻(遗留)(赠送)
C.使僧梯取之(用梯子) D.拂拭就观(靠近)
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琴,因请观
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又曰:“公琴
皆下材,工有琴,……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A.詹予以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介宾后置;把)
B.因请观之(连词: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介词:凭 靠)
C.乃鲁国颜真卿书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D.传者以为笑(动词:当作)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介词:替) 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欣赏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结合文意推断词义)
A.詹适弹琴(正好) B.即老人所贻(遗留)(赠送)
C.使僧梯取之(用梯子) D.拂拭就观(靠近)
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琴,因请观
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又曰:“公琴
皆下材,工有琴,……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A.詹予以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介宾后置;把)
B.因请观之(连词: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介词:凭 靠)
C.乃鲁国颜真卿书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D.传者以为笑(动词:当作)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介词:替)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未竟事业)
②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引申:好;苦:以之为苦)
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
(联系课内知识 依据文意推断)
◎詹懋举喜琴,钟弱翁好字,而两人的品性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詹懋举:虚心好学——乃从竟学 不耻下问——呼问之曰 诘所自
钟弱翁:自以为是——好贬驳 必除去 自立名 重书之
盲目崇拜——弱翁放意称谬 似此字画,何不刻石 即令刻石
(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归纳品性)◎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5分)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一、二句中的“落更开”和“燕飞来”写出了春景怎样的特点?
考查诗歌意境分析能力
抓住有效信息:送春 残花 落 东风已去——更开 飞来
(春光未逝,生机犹在)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考查赏析名句意蕴能力
抓住有效信息:子规——啼血 不信 唤
提炼句子含义:作者——顽强进取 追求美好未来 积极乐观
(子规不停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表达顽强进取、
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第四大题:写作
立意深刻:珍爱生命 珍惜时间 爱满人间 尊重规律
生活需要磨炼 感恩与报答 无悔人生
材料具体:记叙描写性的文章占多数,注重细节刻画
构思精巧:以“日历”为线索串联材料
日历的使命 日历的残线 乡村日历
外婆的日历
抒发真情:用心翻动——虽然我渐渐长大,也离开家乡在外学习,但爷
爷的话语却早已在我的心中扎根、生长,使我懂得,日历,需用心去翻
动;明天,须用勤劳和汗水去书写。
伴我每一天——时间过去,昨天、今天、明天,奶奶的爱就
是日历中一段永恒的记忆,记忆那一针一线,一丝一缕,永远不会断的
亲情,伴我每一天。 ●重点:训练立意(把文章写深刻)
纵向推进 横向比较 逆向思考
充实内容(把文章写具体)
细节刻画 环境渲染 材料补叙
锤练语言(把文章写生动)
增换词语 运用修辞 变动句式
方法:分析试题(最佳角度)
论证标题(化大为小)
选取材料(以小见大)
评析修改(增补改写)三、优化复习策略
(一)切实提高与考试的对应程度
1.内容要求的对应
(1)紧扣命题细则
语文知识及运用
●正确认读汉字
多音字 容易读错的字(形声字声旁不表音)
●正确使用汉字
别字:形近音同(近) 形异音同(近)
●辨析和修改语病
●成分残缺: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 动宾搭配
主宾搭配 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
●语序颠倒:定语位置 状语位置
●句子杂糅 ●重复累赘 ●介词不当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重点:
句中点号:顿号 逗号 分号
句末点号:句号 问号 叹号
出现疑问语气词的陈述句
选择问句
引号和点号的搭配使用:
引文的内容 说话人出现的位置
标号:省略号 书名号
●形式:辨析正误
●语句连贯
√内容:围绕中心 上递下承(主语一致)
√形式:结构整齐 连接自然●识记重要作家主要作品
重要作家:教材所涉及的,在文学史上具有较高地位
主要作品:作品名称 主要人物 文章体裁
命题形式:填空题
●正确默写名句名篇
考查重点:名言警句:具有极强生命力 终身受用
命题形式:依据上句或下句默写
现代文阅读
●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含义:具体含义(形象→真实;概括→ 具体)
深刻含义(表面→内在)
指代含义(代词→对象)
作用:内容上: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表达上:或形象生动,或简明朴实●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重要信息、材料:
●解释重要词句的 ●概括文章要点的
●揭示文章中心的 ●显示文章特色的
(筛选信息是解题的基本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整体阅读→理清思路→抓住要点→筛选词句
→组织表述
(思维容量大 能力要求高 试题难度大)
●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
主要写法:
描写方法 说明方法 论证方法
表达方式 修辞方法
(不是写出概念,而是分析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
鉴赏程序:描写什么(对象) 怎样描写(语言) 描写效果(特征)
鉴赏文段:语言材料 作出分析 得出结论
古诗文阅读
●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重点实词:
常用: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重点虚词:
以、而、于、则、虽、焉、乎
因、其、之、者、且、为、乃
(只考词意 不考词法)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 名言警句
形式:特殊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
(只考句意 不考句法)●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文章的要点 文章的中心
人物的性格 作者的感情
(整体阅读 综合概括 恰当表述)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鉴赏角度
第一层面:理解诗意,想像诗景
第二层面:赏析形象、语言、情感、表达技巧(某一角度)
鉴赏方法
整体理解,把握内容 审清题意,注重表达
解说诗句 作出分析 形成结论写作
①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健康。
(内容要求)
 ②文章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楚。
(结构要求)
 ③恰当运用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
(表达要求)
 ④语言通顺、连贯、得体、生动。
(语言要求)
 ⑤力求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有创意地表达。
(创新要求)(二)突出重点弱点
重点:
语文知识及运用
语言连贯 语病修改
句子组合 句子仿写
(能力综合 答案开放 区分明显)
现代文阅读
理解词句 概括要点
分析写法 赏析作品
(要点多个 内容综合 语言转换 )古诗文阅读
翻译句子(关键词语 句式特点 语言表达)
理解文意(整体把握 语言转换)
赏析古诗(整体理解 语言表达)
写作
√分析试题 (写得切题)
√训练立意 (写得深刻)
√充实内容 (写得具体)
√锤炼语言 (写得生动)弱点:
2007年中考结果分析
语文知识及运用
辨析别字 0.67 选用词语 0.67
常识填空 0.40 语病修改 0.66
句子仿写 0.70
现代文阅读
语言赏析 0.63 要点概括 0.62
写法分析 0.60 句子含义 0.54
古诗文阅读
人物评析 0.35 古诗赏析 0.62 2.解题思路的对应
●训练过程切合解题思路
√仿写句子
审察题干:内容要求 句式要求
分析仿句:思想内容 句子形式
展开想像:想像合理 修辞恰当
语言表达:句式相同 表述得当
评点修改:符合要求 追求最佳√现代文阅读
粗知试题:明确阅读指向 强化有意阅读
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内容 圈定阅读重点
解答试题:审察提干——确定范围——筛选信息——截取要点
——重组加工——修改完善
展示评议:判断正误 甄别优劣
复习要领:追究过程 归纳方法
讲究规范 评议修改
●方法提炼突出解题思路3.训练形式的对应
●以书面训练为主,口头训练为辅
落实基础 梳理知识 摘记要点
阅读训练 诗词鉴赏 修正答案
对应考试 强化巩固
提升能力 扩大参与
4.难度效度的对应
●训练材料:语言运用——贴近生活 背诵默写——名言警句
古文阅读——记叙文体 古诗赏析——短小浅显
科技文章——当代领先 文学作品——文化散文
●编制题目:足够的思维容量
综合的语文能力
较广的覆盖层面四、训练落实到位
1.把握复习要点
●常考点——钻研考纲
●薄弱点——分析学情
●增长点——形成规律
2.选编训练材料
●中考试题 ●检测试题
●复习指南 ●自编材料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揭示规律 体现方法)3.解答学生疑难
●补授知识 ●分析原因 ●点拨要领
4.作出精要讲评
内容:揭示命题意图 提示解题思路——适当示范,利用好优质答案
分析典型错误 探索矫正方法
(客观题转变主观题)
流程:呈现→比较→甄别→整合→修改
方法:教师指导点拨 学生讨论交流5.努力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
( 1)具有明确的训练要求
●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什么)
●形式:独立 合作 口头 书面(怎样做)
●时间:根据训练量限定训练时间
●结果:交流讲评 上交批改
( 督促参与 加快节奏 保证质量)
(2)多用独立的训练形式
支配时间 选择方法 集中思维 适应考试
(布置练习—独立训练—合作讨论—交流讲评)(3)掌握科学的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
两种意识:原文意识——注重原文阅读,追求答案依据
整体意识——拓展阅读视野,着眼整体把握
四种能力:审题能力——问题指向、阅读范围、答题要求
筛选能力——信息的真伪、信息的主次、信息的关系
——解说 总分 因果 转折 替代
提炼能力——个别到一般、局部到整体、形象到抽象
表述能力——要点完备、语言简括●话题作文拟题
√妙修辞,匠心独运
“环保”——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关注生活”——我爱曲线的生活
√巧点化,妙趣横生
“宽容”——一笑而过
“答案是丰富多彩”——横看成岭侧成峰
√新视角,别开生面
“竞争”——感谢你的敌人
“素质教育”——真想做个后进生
√善补题,化大为小
“承受”——承受是一种力量 “手”——一次难忘的握手
“幸福”——幸福的回忆 “人生”——五彩的人生5.着力构建高效的复习模式
(1)专题复习,以新带旧
内容集中 刺激强烈
(2)小专题——三环节
思路清晰 体现深度
(3)针对薄弱——反馈矫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