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
课型:讲读 主备人:孔艳菲 审核人: 初中语文教研室
【目标点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2、学习自传中的细节描写的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性格。
【学习重点】
1、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学法指导】
自传是自述生平的文章,作者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把自己成长的经历,系统而有重点的介绍出来。自传有繁有简,长的自传可包容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相关人物及自己当时的思想状况、主要经历等。短的重点放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自传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学热身
1、基础在线
①、注音:
文绉绉( )( ) 庶祖母( ) 眼翳( ) 广漠( )
②、解释
a、文绉绉
b、下流
③、个性积累
在阅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写出来
2、文本感知
课文写了母亲那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行?
3、质疑问难
自学过程中你还有那些疑问不能解决,记下来师生共研。
二、课堂学习、研讨突破
交流预习情况,明确学习目标。
三、达标升级、延伸巩固
1、基础知识强化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 一下,我做了错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 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 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 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①、选文第一自然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与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②选文第二自然段说母亲重罚作者后,总不许他哭出声音来,是什么原因?
2、综合能力提升
阳光下的守望
①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 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a、第一段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b、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段⑦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
c、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d、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
e、如果把文中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相比,你看出了些什么呢?面对文中如此令人感动的母爱,请问你将怎样回报你的母亲?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四、颗粒归仓
积累歌颂母亲的诗句。名言,并注明作者。
五、资料链接
1、背景资料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及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胡适的父亲胡传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任官职。1892年他们一家也丛上海到台湾,1895年离开台湾回故乡,同年胡传死在厦门,胡适只有三岁零八个月,而胡适母亲也只有23岁。
2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冯顺弟的面貌并不美,圆圆的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顺弟在16岁这年,嫁给了48岁的胡传。婚后第三年生下胡适,乳名“穈儿”。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唯一的骨血。在台湾居住时,那已年过50岁的胡传,在公务之暇,剪一些红纸方笺,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上楷字,教年仅20岁的冯顺弟认字。刚过两岁的小穈儿也开始咿呀识字,父亲当教师,母亲既是学生又兼助教,这一家三口享受着人间最神圣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