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03 08: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题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家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畎亩(quǎn) 旗靡 (mí) 干将 (jiāng) 稽首(qǐ)
B.霓裳(shāng) 挹注(yí) 采樵 (qiáo) 自诩(xǔ)
C.箪食(dān) 拂士(fú) 刈麦(yì) 车辙(zhé)
D.分赉(lài) 童稚(zhì) 饯行(jiàn) 重身(chó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苦其心志 动心忍性 法家拂土 小惠未扁
B.衣身所安 下视其辙 彼褐我盈 牺牲玉帛
C.一鼓作气 眉间广尺 劳山道士 除暴安良
D.生于忧患 无边无际 良霄胜乐 中之属也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C.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遂助资斧,遣之归。 D.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夫大国,难测也(估计,预料) 望其旗靡(倒下)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既克,公问其故(既然)
C.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的样子)弟子在家,未谙此苦(熟悉,知晓)
D、抵家,自诩遇仙(夸耀) 王大怒,使相之(仔细察看)
6、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伤心秦汉行经处,宫阙万间者做了土。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骄。
D、小信未浮,神弗福也。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情理来审理。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性情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C、望西都,意踌蹰。译:向西远望京都长安,踌蹰满志,志得意满。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臣子。
8、下列句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一篇文章。文章共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人的例子。
B、《干将莫邪》选自干宝的《世说新语》。这个故事讲了干将子赤为父复仇的过程,情节曲折而富有神话色彩。
C、《劳山道士》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王生的遭遇告诫人们要想学知识,必须要能吃苦。
D、《曹刿论战》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为防止猪链球菌患者人数不再增多,省市领导要求各地制定好严密的防范措施。
B、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C、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10、按要求默写课文原句。(10分)
(1)《观刈麦》中表达作者对农民同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点明全曲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赤壁》中重新评价赤壁之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用贴切、形象的比喻,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表现爱国赤诚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作者推己及人,身处漏雨茅屋不忘忧国忧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故人庄》中描写农家优美宁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游山西村》中比喻一筹莫展时坚持下去,往往会发现前所未有新天地的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渔家傲》中既表现思家之情,又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与表达(9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分)
1995年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由于次年是秘书长改选年,因此,人们都想方设法打听“小道消息”。在联合国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时任秘书长的加利:“明年是秘书长选举年,你是否考虑竞选连任下届秘书长?”只见加利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答道:“古埃及有一句谚语:‘旧鞋好穿’。”全场当即为之一震。
针对记者的提问,加利的回答生动而巧妙得体,他主要表达了哪两种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景中讲话,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他送行时说:“‘与君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凶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做作文时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3、写出与上下文意思对应的排比句和对偶句。(3分)
“不怕慢,只怕站。”只要你上路,就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你迈步,就会看到远大的前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路,可以创造你五彩的年华;迈步,___________。
14、“及时雨”、“马谡”、“冬妮娅”、“星期五”各是哪部作品中的形象?(2分)
及时雨:《 》 冬妮娅:《 》
马谡:《 》 星期五:《 》
15、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此曲首先描写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雄据在山腰下,下临黄河的险要形势。
B、此曲以景衬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愤怒-伤心-悲苦。
C、此曲是先写景,接着怀古,最后抒发感慨,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D、作者突破了封建士大夫的传统观点,以敏锐的观察力,大胆提出自己的兴亡观,反映了对封建制度的绝望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 (5分)
(甲)赤壁 (已)己亥杂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浩荡愁白日斜,
自将磨洗认前朝。 吟鞭东指即天涯。
东风不与周郎便, 落红不是无情物,
铜雀春深锁二乔。 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从体裁来看都属于七言_________。(1分)
(2)(甲)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咏史诗,所咏史事为__________ 时期的______ 之战。这首诗歌,作者借历史事件,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2分)
(3)(已)诗中“浩荡愁白日斜”中的“浩荡”意思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二)(9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为文章断句,用“/”表示。(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行拂乱其所为( ) 人恒过( )
而后作( ) 而后喻(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文章侧重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的两句话。(1分)
自古英雄多磨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下句)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7分)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视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在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自然段写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2)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分)〔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①既克- ②难测也- ③望其旗靡-
(4)写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两例。(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曹刿在困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尽到了一个匹夫的责任。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负起我们应尽的责任呢?请以“责任”为话题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