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语文学业考试之我见(浙江省丽水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语文学业考试之我见(浙江省丽水地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05 1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维稳 求真 创新 ——2009年语文学业考试之我见一、维稳“命题以《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丽水实际把握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性。”
——《丽水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考试与 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一)分值变化情况语文试卷各部分分数调整(二)“语文知识”的考查重点08年试卷语文知识考查情况回顾问题分析第1小题写4个常用字,平均得分仅为0.57分,说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没有掌握3500个常用字 。
第3小题考查《课程标准》推荐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步阅读情况,4分题才得了1.65的平均分,离课程目标相距甚远。(三)难度控制根据08年考生答题情况控制难度,以期稳定在0.65左右。
◆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平均分18.27,难度系数0.52。
◆文言文阅读17小题,考查5个文言词语解释,(1)(2)(3)是课内,(4)(5)为课外,其中(5)“缘”可以从《桃花源记》中得到迁移。整题难度系数预测在0.6左右,结果是0.44。 2008年全市语文学业考试成绩排名前10学校 二、求真“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一)试题要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厚积薄发的规律
习得与内化生成的规律
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规律
得法于课内,成技于课外的规律(特点)
……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二)要在语文的框架内考察学生学习关于自然的、人文的、艺术的知识的情况
在语文课的框架内了解学习关于自然的、人文的、艺术的知识,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讨论:《看云识天气》问题设计第一组问题:
什么叫卷云?
卷云和卷积云有什么特征?
雨层云预示什么了天气情况?
第二组问题:
“轻盈”一词写出了卷云的什么特点?(轻巧、美丽)
写出一句谚语,并说说它反映了什么天气情况。
上述两组问题的着眼点是有区别的:
(1)这个言语形式表达了什么内容?
(2)这些内容用什么言语形式加以表现?
结论:(2)更符合语文课的本质属性《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试题设置意图10.仿照第①节的举例方法,请你写出一个例子,用来证明“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
11.第⑥节中“这一界线”指的是什么?
12.从全文看,作者反对让正常人接受基因改造的理由是什么?
13.文中“看来”“其实”“另一方面”“说实话”等词语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14.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但是科学又不可能取代一切。对于文中的论断,你有什么评论?在试卷中什么作品适合初中学生阅读?从题材看:写同龄人的、写成年人的
从体裁看:叙事类、非叙事类
从作品产生年代看:经典的、流行的(时文)(三)试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并考虑一些制约因素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
有些新闻图片,常常让人感动不已。一个人、一件事,被定格在那一瞬间……
老人名叫阎琼玛,家住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乡朱立村,今年76岁。虽然每天要打柴背柴,但老太太总是面带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没有丝毫做作,没有丝毫埋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位老人早已习惯了艰难困苦,习惯了微笑面对人生。在“5·12”大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后来人们知道,这位小男孩名叫郎铮。这一试题情境的特点素材是真实的。
可以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能满足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1)给这两幅图片分别拟一个标题。(2分)
(2)整合这两幅图片以及说明文字提供的信息,为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个主题。(3分)
(3)假如见到阎琼玛老人或者郎铮小朋友,你会对其中的一位说点什么?(3分)试题情境设置要考虑制约因素“绿谷文化”内涵丰富:如摄影文化、石雕文化、黄帝文化、汤显祖文化、高腔文化、青瓷宝剑文化、香菇文化、畲族文化、玩具文化……请你选择其中熟悉的一种“绿谷文化”,用简洁的文字加以介绍。三、创新语文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创新同样是它的永恒主题。同理,语文考试若是离开创新,将变成一潭死水,最终为害教学改革。(一)考试理念要创新 ◆考试理念创新的“源头”是《课程标准》。
◆语文评价标准有它的模糊性,语文评价不能追求“精确”。
显性的目标(学科知识)
隐性的目标(综合素养)
◆考试的过程就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带着儿童走向学科,而不是带着学科走向儿童。”
关于《风筝》主题的多元化解读: 康锦屏:一曲人情美的温馨的颂歌。
李国涛:寻找那逝去的青春,表现对青春, 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而这一切已渺不可求。
李允经:自我解剖,对春的渴望和对冬的抗议。
叶世标:悲剧。
13.文中“看来”“其实”“另一方面”“说实话”等词语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3分)
在淡化文体概念的阅读教学中,涉及文体知识的考察越来越少。但不等于学生可以不辨文体而进行阅读。“识文辨体”的古训并没有过时。
设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有理有据,严密而顺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这些词显然具有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在段与段之间起语意的承接、转换和递进作用,学生如果笼统贯以“过渡作用”是不够的。(二)考试内容的创新例子:
社会日新月异,产生了许多新词,如“追星族”、“QQ”“雷人”“山寨”……请你也写出一个新词,并说出它的意思。(三)考试形式(题型)的创新
2008年作文题:想飞就能飞起来
有一对小兄弟,经常跟随父亲去牧羊。一天,他们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突发奇想,要是自己也能长出翅膀飞上天空,那该多好。这时,一群大雁飞过他们的头顶,他们从草地上一跃而起,跟随着大雁“飞”起来,可他们怎么也飞不起来。他们沮丧地问父亲,为什么大雁能飞,而他们不能飞?   “只要你们想飞,你们就能飞起来。”父亲肯定地告诉他们。   “可我们想飞,为什么飞不起来?”   “那是你们还想得不够。”   小兄弟俩信以为真,便每天想着如何让自己飞起来。1903年,他们根据风筝和鸟类的飞行原理,制造出了人类的第一架飞机。他们终于腾空而起,成功地飞上了理想的蓝天。   这对小兄弟,就是飞机的发明者美国莱特兄弟。   今天,在美国宇航中心的大门上,写着人类面向宇宙的一句豪迈宣言:只有人类能够梦想的,就一定能够实现。 讨论:命题作文是否要加引导语引导语(甚至配上图片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利弊
不加引导语是一种变化(不能称为创新)。08年作文平均得分,还出现了不少佳作,这一尝试基本是成功的。学生写作本该不像成年人那样带有功利色彩◆作文不排斥技巧,但它毕竟是思想和语言结合的产物。
对于初中生来说,能文从字顺地记叙一件事情、抒写一段感情、表达一种观点、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好作文。
◆在试卷中,什么样的作文题才算好的作文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小结维稳、求真、创新是编制2009年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基调。
一方面,新课程实验将给学业考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日臻成熟的学业考试为新课程实验提供必要的、可靠的终端检测数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