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3 My street
1 、单元分析 (Unit Analysis)
(1) 单元地位 (Unit Position)
本单元是Module 2的第三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讨论的重点从生活小区转换到马路上,介绍了许多马路上的设施, 谈论上学的路线等。 在语法学习上本单元对先前学习过的多个语法结构进行了复习,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和发展。 例如, 本单元中学习和重点操练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 而一般过去时在模块一第三单元中出现过。 “there be”句型在上一单元已做了介绍, 在本单元中将进一步得到操练。 又如一般现在时中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这一语法点, 在本模块第一单元中已做过介绍, 在本单元中又进一步得到学习和操练。 在对旧的知识复习和拓展的同时, 本单元中对情态动词can的介绍又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单元里介绍了许多表示马路设施的词汇也为下一单元介绍交通规则做了词汇上的准备。
(2) 单元目标 (Unit Target)
1. 词汇学习: 1) 掌握表示不同马路设施的词汇
2) 复习表示各种交通工具的词汇
2. 语言功能: 学会简单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出行路线和使用的交通工具
3. 语法结构: 1) 掌握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和肯定句
2) 学会情态动词can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3) 复习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时动词加“s”的结构
4) 操练“there be”句型
5) 复习 “take the underground to ____”结构, 学会 “go to____ by underground” 结构。学会这两个结构的转换
(3) 单元重点 (Unit Focus)
1. 关键词汇
along, crossing, crowded, foot, get, jam, leave, litter, lot, minute, pavement, post, traffic, on foot, get off, get on, traffic jam, litter bin, a lot of, post box, tram-stop bus stop
2. 语言功能
1) Ability 表示能力
Can you see any cars
2) Asking for information 询问信息
Where do you live
Is there a lot of traffic
Are there a lot of people
A: How many are there
B: There is / are ____.
A: Did you see any cars
B: Yes, I saw seven cars. / No I didn’t see any cars.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on foot / by ______.
A: How does Simon go to school
3) B: He leaves his flat at half past seven …
4) Description 描述
I always leave my flat at half past seven. Then I walk to the nearest underground station.
Jane goes to school by underground, then by minibus, then on foot.
3. 语法要点
1) 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回答:
Did you …
Did you see any … Yes, I saw … / No, I didn’t see any ….
2) 情态动词can的一般疑问句:
Can you see …
3) 一般现在时各句型结构
肯定句:
I always leave my flat at half past seven. He leaves his flat at half past seven.
一般疑问句:
Do you live near a street
特殊疑问句: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es Simon go to school
4) “there be”句型
How many are there There is / are ….
Is there a lot of traffic Are there a lot of people
5) “take the underground to ____”结构和 “go to____ by underground” 结构
He takes the underground to Prince Station.
= He goes to Prince Station by underground.
1、 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s)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资料参考
P27Read a poemLook and learnP30 Look and say 通过两个小游戏进行词汇学习, 复习及操练。 (链接词汇学习任务) 一些matchbox小汽车或【详见参考资料中的车辆图片】; 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各种马路设施的图片;【详见参考资料中的a poem sheet 】
P28Look, ask and answer 通过一个jigsaw小组活动让学生操练一般过去时, 情态动词can的用法,“there be” 的结构等。 (链接语法结构任务1) 活页资料第44页;一些相似的马路上的场景的图片或照片
P29Look and readSimon’s journey to school 通过创设一个谈论上学路线的情景, 操练如何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出行路线和使用的交通工具。(链接语言功能任务) 活页资料第46页;学生课本第36页More oral practice的第一个对话;上海市地区地图
P30A survey 用一个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的survey让学生操练“take the underground to ____”和 “go to____ by underground” 结构的转换。(链接语法结构任务2) 活页资料第47和48页
词汇学习任务
1) 猜词游戏 A guess game
所需时间: 约3 ---5分钟
所需资料: 一些matchbox小汽车, 从报刊杂志上收集的交通工具的图片
【详见参考资料中的车辆图片 ( Public Transport.doc )】
课前准备: 把matchbox小汽车放在一个袋子里, 从报刊杂志上收集表示交通工具的图片
教学过程:
1. 请全班同学一起来做一个猜词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 请一个同学从装有matchbox小汽车的袋子里依次拿出小汽车, 不要让其他同学看见他拿的是什么车。 该学生必须模仿他拿的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其他同学根据他的模仿猜出他拿了辆什么车。
2. 把学生猜对的表示交通工具的词写在黑板上, 然后介绍那些学生不熟悉的词汇。
2) 头脑风暴 Brainstorm
所需时间: 约5 ---8分钟
所需资料: 从报刊杂志上收集的表示马路设施的图片
【详见参考资料中的A poem sheet】
教学过程:
1.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以组为单位做“头脑风暴”游戏。
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你在马路上经常能看见什么? What do you usually see in the street ”。 请各小组依次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把学生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 利用收集到的图片介绍新的词汇。
4. 放录音, 学生学习P27上的小诗。
5. 分发【详见参考资料中的a poem sheet】 给每个学生。 要求学生以P27上的小诗为例子, 根据刚才小组讨论的结果写一首小诗。
6. 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朗读他们写的小诗。
7. 收集各小组的小诗并评选出最佳诗作。
语法结构任务1 Jigsaw
所需时间: 约25 ---30分钟
所需资料: 活页资料第44页
一些相似的马路上的场景的图片或照片
课前准备: 准备好活页资料第44页, 收集一些表示马路上的场景的图片或拍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1. 利用“头脑风暴”这一游戏复习表示马路设施的词汇。
2. 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活页资料第44页的图片A。 问学生Can you see any … How many are there
引出: No, I can’t. / Yes, I can. There is / are (number). 这些句型。
3. 要求学生用以上句型谈论图片A上有些什么, 如:
S1: Can you see any … How many are there
S2: Yes, I can. There are …. / No, I can’t. There aren’t any ….
4. 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活页资料第44页的图片B。 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仔细看这张图片。 一分钟后把图片收起来。 问学生Did you see any … 引出: Yes, I saw … / No, I didn’t see any ….
5. 要求学生用以上句型谈论图片B上有些什么, 如:
e.g. S1: Did you see any …
S2: Yes, I saw …. / No, I didn’t see any ….
6. 给每个小组发一张街景图片或照片。 各组的图片或照片都不相同。 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仔细看图, 记住图片上的细节。
7. 把这些图片或照片收起来, 贴在黑板上。 小组之间依次询问其他小组刚才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通过问答的形式找出各小组看的图片各是哪张。
e.g. G2: Did you see any buses G1: Yes, we saw two buses.
G3: Did you see any trams G1: No, we didn’t see any trams.
G4: … G1: …
8. 回家作业: 要求学生以“My street”为题, 根据刚才看的图片写一篇短文, 介绍该图片。
语言功能任务
描述出行路线和使用的交通工具
所需时间: 约35分钟
所需资料: 活页资料第46页; More oral practice ---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上海市区地图
课前准备: 准备好活页资料第46页,利用http://home./ 网站提供的上海市区地图做课件
教学过程:
1. 向全班介绍老师今天的上班路线。
2. 利用P29的路线图学习Simon’s journey to school。 学生完成Look, ask and answer。
3. 把活页资料第46页发给每个学生。 要求学生先填写自己每天的上学路线。
4. 请部分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上学路线。
5.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的上学路线画出上学路线图。
6. 学生参照对话“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n More oral practice)互相提问同伴的上学路线。
7. 根据同伴的描述在活页资料上画出同伴的上学路线图。
8. 请部分同学介绍自己同伴的上学路线。
还可以用以下活动做进一步拓展练习
1. 展示一张放大的上海市区地图(可以利用http://home./ 上的资料), 在地图上找到学校的位置。 以学校为中心在其周围圈定几个标志性的地方。
2.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 假设每个小组居住在某个圈定的地方, 要求各小组找出若干上学的路线, 并经过讨论得出最佳上学路线。
3. 请各小组依次介绍他们的最佳上学路线。
4. 回家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调查父母的上班路线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语法结构任务2 A survey
所需时间: 约15分钟
所需资料: 活页资料第47和48页
课前准备: 准备好活页资料第47和48页
教学过程:
1. 利用“猜词游戏”复习表示交通工具的词汇。
2. 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把活页资料第47和48页发给每个学生。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做一个小调查“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并填写调查表。
e.g. S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2: I go to school on foot, then by bus, then on foot again.
I walk to school, then take a bus, then walk again.
Or: S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2: I go to school on foot, then by bus, then on foot again.
S1: S2 walks to school, then takes a bus, then walks again.
3. 做完小调查后每个学生写一份关于小组成员上学路线的调查报告。
4. 请各小组依次交流小组成员的上学路线。
5. 回家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调查父母的上班路线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说明
该任务通过做一个关于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的小调查, 让学生操练“take the underground to ____”和 “go to____ by underground” 结构的转换。 在完成该任务时, 老师可以规定学生在描述上学路线时必须用那种结构, 或者要求学生同时用两种结构表述。
说明
该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了Simon’s journey to school后在小组活动时互相介绍自己的上学路线和使用的交通工具。 并以More oral practice的第一个对话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为例子编写一个谈论上学路线的对话。
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就近入学, 如根据实际情况谈论上学路线他们可能只能讲出on foot或by bus, 而不能像课本上要求的能同时说出多种交通工具, 因此, 建议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论父母的上下班路线和使用的交通工具。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地图在规定的区域自由发挥, 编写上学路线。
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对本单元的多项语法结构进行操练, 如描述他人的出行路线时可以操练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时动词加“s”的结构; 而在做对话时可以操练“take the underground to ____”和 “go to____ by underground” 这两个结构的转换。
说明
Jigsaw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在开展该活动前, 教师先把班级分成若干组, 然后给每个组发一张不同的图片, 要求各组在规定时间内记住图片上的内容, 然后收回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小组之间必须通过互相询问找出其他组看的是哪张图片。 该任务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和辨析能力。 同时作为语法结构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操练本单元中不同的语法结构, 如一般过去时, 情态动词can的用法,“there be” 的结构等。
配合本单元语法结构(一般过去时)训练的内容还有活页资料第55,56页等。
说明
利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What do you usually see in the street )这一游戏激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记忆, 同时利用相关图片教授新的单词或词组, 再通过对课本上的小诗的改写操练并巩固所学的单词或词组。
说明
本单元中出现的许多表示交通工具的单词在小学牛津英语中已学习过, 如bus, car, taxi, minibus, underground, on foot, 因此教师可以准备一些matchbox小汽车或利用车辆图片做教具, 通过一个模拟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复习这些单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