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蠡县万安镇中学 王然教 法教 材 过 程 学 法 秋天何其芳教材的地位及意义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属于“关注自然”单元。本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诗人何其芳描绘了三幅农家秋天的场景,即农家丰收,渔民满载而归和少女思恋的景象,创设出一种悠远、宁静却又充满丰收喜悦的氛围。整首诗就是三幅画面的组合,诗歌情景交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怀。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 歌,并达到熟能成诵。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揣摩、 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主页说教法
1、朗读感悟法。
2、想象描绘法。
3、启发讨论教学法
4、竞赛式教学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法。主页说学法
结合教法的实施细节,学法设计为: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质疑讨论法
4、竞赛法主页课前布置预习:
1、收集描绘秋天的诗文,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的秋天。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初读课文,感知情感。课堂教学流程一、说秋二、品秋三、绘秋六、作业五、总结四、背秋时间安排——4分钟
——20分钟
——12分钟
——5分钟
——1分钟
——3分钟结束(一)说秋导入
让学生说一说收集了哪些描绘秋天的诗文或自己记忆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那么现代诗人何其芳心中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浓浓的秋意吧!返回朗读品秋一、初读感悟
二、精读品味
?
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2、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
(一)初读
检查预习
展示生字词,正音识字。
丁丁 zhēngzhēng
背篓 bēi lǒu
肥硕 shuò
栖息 qī
撒下 sǎ
青鳊鱼 biān
乌桕叶 jiù
归泊 bó
寥阔 liáo
枯涸 hé
清冽 liè
梦寐 mèi
课件上出示朗读的四大要点:
1、划分节奏(停顿,语速)
2、标出重音(理解词意)
3、注意细节(拖音、语调、抑扬顿挫)
4、体会情感(诗人、自己)初读:
1、教师美读(注意听朗读要点把控)
2、自由朗读(体会注意要点亲身实践)
3、个别范读(总结四个要点 )
4、分组朗读(组内交流,选出代表)
5、比拼朗读(竞赛教学,激发兴趣 )
二、精读品味新课标对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诗歌美,美在哪里,任选你喜欢的一节说说为什么?我来教你几招:课件展示现代诗歌赏析角度,教方法,培养赏析能力。
诗歌赏析返回1、语言。例如关键用词、语言风格
2、作者情感。
3、诗歌意象。
4、写作技巧。例如:修辞、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衬托(三)绘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幅画面。
创作风采展:
分组创作——组内交流——推举代表——展现风采。
教师整体提示,亲近各组,个别指导,激情鼓励,合理评价。
学生大胆联想想象,抓住重点大胆创作,互评,互助,相互竞争。
返回看图背秋 课件出示与诗文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回忆诗文,进行背诵。
返回总结: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里?秋天就在我们的心田里,它是一首诗,抒写着清新与宁静,它是一幅画,描绘着成熟与丰收,它更是一首歌,散发着热情与希望。返回作业:
听————《春天在哪里》
写————提取、凝练内容仿写歌词
返回交流让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