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生命 生命(湖北省鄂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19 生命 生命(湖北省鄂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09 12: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9 生命 生命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动画课件《生命 生命》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我会读。
  (2)我会讲。
  (3)我要问。
  2、生先听范读,再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1)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大家推荐我搜集的第二则格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