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萧山)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萧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10 09:42:00

文档简介

杭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分五等平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乏,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出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答案
答案:
1.B 2.C 3.D 4.C 5.C
6.(1)各领风骚数百年 (2)谈笑有鸿儒 (3)波撼岳阳城
(4)会当凌绝顶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 (1)陶渊明 (2)《史记》 (3)夏洛克
8.虽然白娘娘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但是,白娘娘在世俗知名度上远超许多真人,因此在许多中国人的精神疆域中早就成了一种更宏大的切实存在。
9.(1)语序颠倒,“对沧浪亭情有独钟,”放到“我”的后面。
(2)搭配不当,“触动”改为“触摸”
(3)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概括”
10.略
11.(1)桂花树没有婆娑的姿态,笨笨拙拙的,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2)花儿细小,不与繁花斗艳;(3)香味浓郁;(4)可观赏,可食用
12.(1)运用对比手法,反衬桂花开花前后的朴实与幽香,不争奇斗艳却香气迷人。(2)运用行动描写,写出我们走在桂花“雨”路上的轻柔美好的感受,也写出其珍贵之情。
13.过渡(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故乡桂花的概括介绍转入下文对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14.因为母亲一生任劳任怨,乐观和善,心地纯明(或一生辛劳,无怨无尤.)同时,借以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15.西溪湿地不仅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有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16.(1)民俗风情的生活形态,如河渠行舟,社戏龙舟等;(2)湿地内的建筑景观种类繁多;(3)西溪文化遗存,历史典故很多。
17.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具体内容。
18.提示:能围绕文中的保护与开发这两个角度来建言献策,并言之成理即可。
19.B 20.AD
21.(1)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2)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22.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
23.(1)前者对柳表示喜悦,赞赏;后者对柳表示贬斥,嘲讽
(2)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四.作文 (略)按杭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计分。2009年中考模拟卷
语文答题纸
姓 名
准考证号
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下面的缺考标记缺考标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2。1—5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其它题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填涂样例 1 2 3 4 5
正确填涂
6.(3分)(只选做三小题) 第( )小题 第( )小题 第( )小题
7.(3分)① ② ③
8.(3分)
9.(3分) ① ② ③
10.(3分)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分分秒秒的时光便是生命之水,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11.(4分)
12.(4分)(1) (2)
13.(4分)
14.(3分)
15.(3分)
16.(3分)
17.(4分)
18.(4分)
19.(3分)( )
20.(4分)( )( )
21.(4分)① ②
22.(4分)
23.(5分)⑴ ⑵
24.(4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贴条形码区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A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1. 基础知识(30)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 褶皱(zhě) 憧(chōng )憬 饮鸩(zhèn)止渴
B.凝(níng )固 分泌 (bì ) 孜(zī) 孜不倦
C.蹊(qī )跷 省(xǐng)悟 穷形尽相(xiàng)
D.端倪(ní ) 宝藏(zàng ) 未雨绸缪(móu)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美味佳肴 红妆素裹 以史为鉴 心安里得
B.形容憔瘁 震耳欲聋 别开生面 逍遥法外
C.纹丝不动 沧海一粟 饶有兴趣 众目睽睽
D.正襟危坐 获益匪浅 虎视眈眈 矫揉造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3分)
 A.见惯了江南雪的柔情的杭州人,在今年却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雪的狰狞。(闻风丧胆)
B.由团省委举办的“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浙江省赛会志愿者”招募活动近日结束。(招聘)
C.和他交谈,脸上始终洋溢着三十年前的淳朴和灿烂的笑脸,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自信。(充溢)
D.整幅作品气势宏大,清晰完美,已达到乱真的程度,不但形神兼具,而且又是黄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形神皆备)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加尔湖。          湖水碧绿,靠岸处清可见底,渐到湖心,则转成深绿色,或者近乎黑色,下面深不可测。真是天下奇景,直到今天,我一闭眼,就能见到。
①山洞一个接一个,不知道究竟钻过了几个山洞。
②铁路就修在岸边上,从火车上俯视湖水,了若指掌。
③我们的火车绕行了这个湖的一多半,用了将近半天的时间。
④山上丛林密布,一翠到顶。
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6.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作三小题)(3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论诗》)
(2)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5)相见时难别易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1.“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出自东晋著名诗人_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
2.《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
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1.白娘娘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
2.白娘娘在世俗知名度上远超许多真人。
3.白娘娘在许多中国人的精神疆域中早就成了一种更宏大的切实存在。
9.下列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1.我曾两度到苏州的沧浪亭探幽访古,对沧浪亭情有独钟,旨在从探访中感悟,中国古代文人出世与入世的人生哲学。2.因而对这个业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袖珍式的苏州园林,由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表象认识之后,渐渐有了更深一层的文化底蕴的感知,也由此触动到了中国文人沧浪精神的历史脉动和不息的传承。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的特色与精髓便在这两句妙联中得到了恰当和凝练。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分分秒秒的时光便是生命之水,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琦君《桂花雨》)
11。.通读全文,说说在作者笔下桂花有哪些特点?(4分)
12.赏析下列句子的含义与作用。(4分)
(1)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2)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
13.第3自然段“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4.作者为什么说母亲“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琉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3分)

位于杭州城西的西溪,自古与西泠、西湖并称为杭州“三西”,并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天下,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惟一一块城市湿地。
西溪湿地在杭州西湖区蒋村乡,水资源和植被等保存完好。西溪保护区内稠密的水网、河道、水塘以及泵井、溪流、潭池、沼泽、滩涂、水堤、岛屿等,共同构成了西溪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西溪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列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西溪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西溪地处城郊,受规划的控制,这里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可以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城市化,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保护西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鉴于此,具体承担实施重任的杭州市西湖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周密部署,精心实施,期待通过对西溪湿地地综合保护和科学开发,为“和谐杭州”再打一张与西湖比肩的“金名片”。
保护第一 生态优先 最小干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西湖区严格遵照杭州市提出的“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基本原则,围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和可识别性的前提下,制定了合理,科学,可操作的控制规划,确保西溪湿地观完整性和周边环境和和谐性,确保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根据规划,西溪湿地保护区面积为10.08平方里。为体现景观资源等特征,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区共划分为五个区块:生态保护培育区、民俗文化游览区、秋雪庵保护区、曲水庵保护区和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其中在生态保护培育区里对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等进行保育,以创建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鱼、禽、鸟、兽的栖息地;民俗文化游览区以拓展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使龙舟竟渡、古街集市等“灯火依旧”;秋雪庵保护区和曲水庵保护区内将分别恢复“秋雪八景”、“曲水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被,使蒋村历史文化再现;自然景观保护区按湿地生态群落调整配置植物,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配置为物种群落,成为植物群落的展示图。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将对西溪湿地进行4个层次的保护。第一个层次是对水和植物的保护。综合保护工程将全力保护、整理湿地内稠密水网河道、水塘,共同构建江南水乡特色景观。同时这里经历数百年仍苍翠挺拔的古樟树、倒映水中的大叶柳等则是重点呵护的植物;这里还被龚自珍称为全国三大梅区之一,综合保护工程也将恢复梅区的本来面貌。
第二个层次是对湿地地貌的保护。根据规划,以沿山河为南界,北部恢复其特有的洲岛、岸陆为主的地貌景观,大面积的水体围合着星星点点的洲岛,微微起伏的地形种植着竹、荻、柿、芦等树木花草,形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岸陆景观。
第三个层次是对民俗风情的保护。综合保护工程将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的构思,使湿地更具有乡土田野气息。如河渠行舟、古街集市、社戏龙舟等,使民俗风情的生活形态得以代代延续。
第四个层次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西溪湿地历史悠久,湿地内的建筑景观种类繁多,包括庵堂、祠庙、民居、村舍、草堂、别墅、桥、亭及街道牌楼等建筑景观。同时,西溪人文掌故很多,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此留有诗词、字画、碑文等胜迹。综合保护工程将有选择地对部分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和修复,展现西溪湿地的文化底蕴。同时,非常注重对西溪文化进行挖掘研究。
15.为什么说西溪湿地是杭州文化的沃土?请根据文意概括。(3分)
16.西溪湿地有哪些让人称羡的人文,历史景观?分点概述。(3分)
17.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请举例,有什么作用?(4分)
18.如果有机会也来参与西溪湿地的保护与发展,请你从本文保护与开发西溪湿地的实际出发,贡献出你的锦囊妙计。(写出两条或两条以上)(4分)
三.文言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
(一)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 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乙】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秋水时至(按时)
B.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
C.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拜见,拜访)
D.适遇牧马童子(正好)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1)河伯始旋其面目 (2)或遇其叱咄
B.(1)望洋向若而叹曰 (2)若知具茨之山乎
C.(1)河伯欣然自喜 (2)曰:“然。”
D.(1)于是焉 (2)是进亦忧,退亦忧
21.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2.从甲乙两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4分)
23.阅读下列古诗,回答(1),(2)两个问题。(5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每个人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好品质,或者正直,或者诚实,或者宽容,或者磊落,或者谦虚,或者自信,或者热情像火,或者纯洁如雪……一个人小时候养成某种优秀的品质并不难,难的是,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碰上任何情况,都能对自己的好品质有信心,都能老老实实地守住自己的好品质。一个人只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背叛自己的品质,他就永远是一个可敬的人,他就永远对得起他自己。
请以“守住自己的好品质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