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搞个小小调查:在学习、生活中,你最想深情地对谁说声谢谢呢?为什么?
师:多懂事的孩子啊!(孩子们,你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建议,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这些人表示最忠心地感谢。
过渡:就让我带着一群懂事的孩子走进今天的课堂。
一、复习字词,谈话导入
1、掌声除了表示感激之情,还包含着很多情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看看这掌声的背后又有着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读读课题吧。
2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它们?咱们开火车读。
师:读音真准,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
3、师:现在,我们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完了用笔画出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想想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
三、品读课文、领悟感情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完了,和你的学习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英子是个怎样的人?
2、组内交流
3、哪些词语、句子使你对英子有了这种感受?
(1)抓住重点句分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文静,不爱跟别人讲话)
①理解“小儿麻痹症”:一旦患了小儿麻痹症,肢体肌肉就会松弛瘫痪、萎缩变细,甚至丧失运动功能,常常落下终身残疾。
②出示带有低沉音乐的身患小儿麻痹症患者图片的课件,问大家:看了这些,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深刻体会英子痛苦的内心。)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①要上学了,英子与众不同,表现在哪里?你读懂了什么?(用换位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英子的感受。)
②品读: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谁来读读这句话?
③咱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悲痛、难过时应该读得低沉点,缓慢点)生再试。
(2)小结
是呀,一天容易做到,两天容易做到。但是一个月、一年……多么艰难的事情。
师:小儿麻痹症让英子失去了很多很多,她都失去了什么?
生:这场可怕的灾难让英子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失去了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师:是呀,英子失去了很多很多,甚至形成了自己看不起自己,感到处处不如人的自卑心理。(板书:自卑)。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低沉、忧伤的音乐响起)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英子是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姑娘,就是那样一个孩子,现在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2) 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谁来读读?)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
师:听了这一段话,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到高兴、激动?为什么?
生:……变成了个快乐的孩子。
生:……她由内向变成了外向。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现在的英子已经变成了快乐,充满自信的孩子。(板书:快乐)
师:谁愿意和她一起分享快乐,读一读这一段?(请举手的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飘飘白雪中绽放的红梅。
3、学习2、3自然段
(1)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是什么让英子从一个忧郁自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开朗快乐的孩子呢?(板书:师在黑板上打下问号)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做到了,老师把掌声送给你。
师:是什么让英子从一个忧郁自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开朗快乐的孩子呢?你能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生思考)
师:谁来告诉我们是哪些自然段呢?(生:2、3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找原因。(生读)
师:谁来说说是什么原因让忧郁、自卑的英子变得快乐了?(生:掌声)
师:对,是掌声。文中的泡泡告诉我们,课文描写了几次掌声?(生:2次)
师: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生划句子)
师:第一次掌声……
(生答)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你们同意吗?)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真能干)
(3)分析第一次掌声
师:掌声真的那么有力量吗?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生: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师:说明什么?)
师: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生:……
生:同学们会嘲笑她。
师:这时候,英子真不愿意上去呀,可是能不上去么?为什么?
生:同学们会更加歧视我。
师:英子不愿意上去,但又不能不上去,此时,她内心充满了矛盾,课文中哪些词写出了这种矛盾的心理?
生:犹豫。(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师:明白犹豫是什么意思了么?你在什么时候也会犹豫呢?能用这个词说一个句子吗?
师:(出示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个句子,你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出英子什么样的心情?
生:“慢吞吞”说明英子拿不定主意。
生:“眼圈红红”说明英子内心很痛苦、难过。
师: 你们读书真用心。能够从英子的动作、神态描写,读懂英子紧张、自卑和痛苦的心理。
师:你能用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读。(谁来评评她读得怎么样?有点难过)师:对,她抓住了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词语来读出了英子的内心。谁还想试试?(真难过)
师:因为得过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落下残疾而产生自卑、忧郁的英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现在,她,就站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真是热烈而持久呀。请问明白热烈而持久的意思么?
师:这位同学,你想通过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生:英子,你要勇敢一些,我们不会嘲笑你的。……
师:你们真是英子的好同学呀。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莫大的鼓励。她由衷地感激你们。
(4)分析第二次掌声
师引: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生:很好),声音也(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英子终于战胜了自卑心理,取得了成功。面对变化如此大的英子,你们又想送给她什么?让教室里又响起热烈的……(师引生拍手)掌声吧。
采访:这位同学,这一次掌声和第一次掌声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呢?需要讨论吗?(为了给她鼓励、赞扬。板书:鼓励、赞扬)面对表现这么出色的英子,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生:英子,你终于战胜了自己。
生:英子你是最棒的!
生:……
(师:我也想对她说,英子,你真棒!)
师: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有太多的话想对同学们说,她想说:——
生:……
师:是呀,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谢谢! 你们的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赞赏,这就是你们对英子的爱。(板书:爱)
【点评:两次鼓掌创设情景,采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转变角色,来回答。】
师: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出示课件八:信的内容),快来读读吧!
师:英子从你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爱,并从这种爱中获得了动力,也正因为她珍惜了同学们的掌声,所以终于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课件)
师:英子能鼓起勇气,走上讲台讲故事,这就是——生:微笑地面对生活。
师:课间的时候,她能和同学们游戏说笑,这也是——生:微笑地面对生活。
师:联欢会上,英子还请同学们教她跳舞,这更是——生;微笑地面对生活。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这不是普通的掌声,这掌声里有你们的爱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还会鼓掌?想用掌声来表示什么呢?
生:……(3、4个讲)
师:掌声可以代表着丰富的感情,请同学们看……(课件:奥运宣传片)
师:掌声是一种爱的表现方式,请我们珍惜别人给自己的掌声,同时不要吝啬我们的掌声,同学们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的掌声响起来(《掌声想起来》音乐),把掌声送给自己,为自己喝彩,用掌声感谢在场所有的老师。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