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请你由大自然的各种景象,判断季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八月桂花遍地香梅花香自苦寒来 竺可桢:
(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正音
翩然( ) 孕育( ) 簌簌( )
载途( ) 连翘( ) 萌生( )
农谚( ) 纬度( ) 悬殊( )
侵害( ) 竺可桢( )
草长莺飞( ) 销声匿迹( )
二 多音字
载 (登载) (转载) (一年半载)
(载重) (载人 )
翘 (连翘)
(翘起来)正音
翩然(piān) 孕育(yùn) 簌簌(sù)
载途(zài) 连翘(qiáo) 萌生(méng)
农谚(yàn) 纬度(w?i) 悬殊(xuán shū)
侵害(qīn) 竺可桢(zhú zhēn)
草长莺飞(yīng) 销声匿迹(nì)
二 多音字
载 z?i (登载) (转载) (一年半载)
zài (载重) (载人 )
翘 qiáo (连翘)
qiào (翘起来)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有关物侯现象的研究及其重要意义说明文──说明某种事物特征和规律的文体。
2、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有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一、速读课文,思考 3、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4、思考课后练习一,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准备抢答。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叫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5、请同学们依据以上四个问题,理清结构层次,设计一个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1、( 至 段)
说明
2、( 至 段)
说明
3、( 至 段)
说明
4、( 至 段)
说明13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45物候观察对于农业的重要性610决定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1112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意义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一、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本文说明语言生动、
优美、形象(1—2)合作研究: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3)燕子翩然归来。(”沉睡“、“苏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萌”准确反映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用得非常典雅,表现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写出春花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概括一年四季交替情况,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是”指代前面内容。小结: 课文第一部分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精彩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运用描写,拟人的笔法,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说明科学知识,是科普说明文常用的手法。 二、体会
说明的条理性(一)四个部分条理性是什么 → 重要性 →取决因素 → 意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逻辑顺序(二)每个部分段落条理性 课文第一部分: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一种条理课文第三部分:
“首先…… ”
“第二个因素…… ”
“第三个因素…… ”
“此外…… ”由 主 到 次(三)句序讲究条理性① 以时间为序
② 以空间为序
③ 由一般到特殊如第三部分:越 往北越迟南京桃花、刺槐
比北京要早
大连连翘榆叶梅比
北京迟一星期。
济南与烟台的苹果抽青开花春夏越高
越迟,秋天落叶早秋冬之交的逆
温层华南丘陵地区
热带作物种山腰1:课后大《大林寺桃花》中的现象怎样解释?
2:为何经度差异中举两个例子?英国南部的物候
记录高下差异 因为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举两个读者确信无疑。 1.文章在前两段举了很多事例说明物候现象及其同农业生产的关系,如果不举这些事例有什么缺点呢?能不能再举具体例子说明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事例是说明问题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举例说明,能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通俗、明了。(例子见下页) 三、请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1)文章第5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2)第7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2、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农谚知多少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泥鳅静,天气晴。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
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春东风,雨祖宗 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内容摘要 说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