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19 08:50:00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玄奘zànɡ万顷 海市蜃 楼 suì作祟 qǐnɡ呈 现 戳 穿 shènchuōchénɡ理解词义不胜其苦:不能够承担或忍受哪里的艰苦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特,色彩繁杂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可望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缥缈的事物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2、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 鸣沙山奇怪现象形成的原因“魔鬼的海”“鸣沙”“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写作思路: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说明文从语言上来分有两种: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你觉得本文是哪一种?
说明文从对象上来分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你觉得本文是哪一种?
事理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再读课文 评点品味示例:
1、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注:这句用了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2、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便是鸣沙。
注:解说声音作怪的现象,是“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而谈,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兴趣,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比较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当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
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空中”用“看不见” ,“地上”用“看不到”,用词既准确,又变化。前面用“飞鸟”,后面用“走兽”与之相对,显得工整。 “幻术”与“魔术”同义,但前面的定语是“魔鬼”,用“幻术”,读起来上口,有韵律。“戳穿”与“揭露”义近,但“幻术”是假的,所以用戳穿显得更准确、有力。精读课文,探究构思课文为何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的亲身到过沙漠里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沙漠里真有魔鬼吗?”,运用了什么句式?起什么作用?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起到什么作用拓展探究1.除课文介绍外,你还了解到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讲给同学听听。2.沙漠对人类有巨大的危害,说说你了解的治理沙漠的方法。《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2.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识沙漠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
二、揭示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明白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的道理。
三、速读课文,疏通字词
1、正音: 玄奘( ) 作祟( )   戳穿( ) 
万顷( ) 海市蜃楼( )  呈现( )
解词: 不胜其苦:不能够承担或忍受那里的艰苦
单枪匹马: 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缥缈的事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的现象有哪些?
2、沙漠里的这两种奇怪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体现了怎样的写作顺序?
四、再读课文,评点品味
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
2、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
五、精读课文,学习构思
六、感悟课文,拓展延伸
列举生活中的奇怪现象,给出正确解释
六、作业布置
1、除课文介绍外,你还了解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
2、沙漠对人类有巨大的威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要了解沙漠、
治理沙漠、战胜沙漠,你了解的治理沙漠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