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盘龙中学2011级8—12班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44分)
1、小明写出声现象的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 ( )
发生 乐音
A.声现象 传播 B.声音的种类
声速 噪声
音调 在声源处减弱
C.乐音的特征 音色 D.减弱噪声的途 在传播中减弱
频率 在人耳处减弱
2、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 )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图1中透镜光路图正确的是: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5、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日食的形成----镜面反射
B.水中的筷子变弯-----光的直线传播
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
D.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漫反射
6、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7、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10、如图1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面上,若一运动小球在镜中的像以2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
A.以2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
B.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
C.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
D.以2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
11、在图2中,MN为水平放置的玻璃的上表面,正确表示了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情况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2、在放映电影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一些,应该是 ( )
A.增大电影胶片到镜头间的距离,减小电影机到屏幕的距离
B.增大电影胶片到镜头间的距离,增大电影机到屏幕的距离
C.减小电影胶片到镜头间的距离,增大电影机到屏幕的距离
D.减小电影胶片到镜头间的距离,减小电影机到屏幕的距离
13、物体在放大镜前12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缩小的像,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m B.10cm C.6cm D.12cm
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
B.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
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5、秋高气爽的夜里,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星光经过大气层时,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16、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
A、“△”形的 B、圆形的 C、“▽”形的 D、无法判断
17、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8、针对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9、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他的像变大, B.他的像变小,
C.他的像不变, 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
20、在桌面上依次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屏放在一直线,并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出现一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黑纸挡住,则光屏上的像 ( )
A、只剩下上半部分 B、只剩下下半部分
C、全部不见了 D、仍然存在,只是亮度减弱。
21、下列图的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
22,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二、细心的你,动手作一作,相信你能行!((每空1分,共34分)
1、光在镜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教室黑板发生“反光”现象,这是因为黑板太光滑,发生了 造成的。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m/s。光线从空气进入透明玻璃中,其传播速度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太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微风吹来,波光粼粼,这是光的 现象;“人在岸边观水,疑水浅,”,这是光的 现象
所致。(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
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 ;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
6、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失聪的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 如图1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
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
(2) 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
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
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
7、渔船向海底发射探测鱼群的超声波, 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 则鱼群与渔船的距离是_____(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地面的监测设备不 能用这种方法来监控飞船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8、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9、色光的三原色是 、 、 。小华的调色板上如果有 、 、 等三种颜色的颜料,他也能通过颜料混合画出各种色彩的图画,这说明色光的混合规律跟颜料的混合规律是不同的。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另两“人”分别是由于光的 和 而形成的。“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12、冬冬站在镜前2m处照镜子,她的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当她向镜面走近0.5m,则她到像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一束与平面镜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
14、“九寨沟”的镜海有着 “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
15、如图描述的是我国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 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且类似于 的装置.
三、细心的你,动手作一作,相信你能行!(共8分)
1、请你在图1中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图2中一束光AO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请在图4中画出这束光线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和反射光线。(2分)
图1
3、请你在图3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2分)
4、在下图4中,完成光路.(2分)
5、下图表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试在图中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并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分)
五、勤奋的你,开动脑筋,完成实验探究题(第1题4分、2题每空0.5分,共14分)
1、如图6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
2 CO 40°
3 EO 20°
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2、小明发现光通过玻璃砖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于是他对凸透镜做了如下的研究: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cm,然后把凸透镜、光屏、蜡烛安装到光具座上开始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 、 、 ,使它们的中心与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3)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F、b、c、d、e各点,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烛焰在 点,屏上的像最大;烛焰在 点,屏上的像最小;烛焰在 点,屏上得不到像。
(4)小刚将实验得到的结论填入下表,请你改正他的错误之处并补充完整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放大
f虚像
班 级: 姓 名:
姓名
图1
丙
抽气
图3
丁
乙
甲
图1
图2
O
A
60°
图2
图3
班 级: 姓 名:
姓名
图4
图5
图6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