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中学部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Zjgang1961
一 (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校官 校正 校规校纪 犯而不校 B.抹墙 抹黑 抹不下脸 抹杀功劳
C.兴奋 兴建 兴旺发达 兴师动众 D.拓片 拓本 开拓疆土 拓展事业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是人类生存的__________品,所以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②刘国梁从一接触乒乓球开始,就爱上了这项运动,___________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③李秀英在日本法庭一审胜诉,这是一次突破,也是对正义的___________。
④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____________反腐倡廉教育的始终,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A.必须 确实 声张 贯穿 B.必需 简直 伸张 贯穿
C.必需 确实 伸张 贯串 D.必须 简直 声张 贯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连金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认为,足球改革不能干打雷,不下雨,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杜绝假球、黑哨、赌球现象的出现。
B.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能够取胜呢?
C.我们当中总有这么一些人,吃饱饭没活干,什么事都要掺和进来,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在干正经事,他们却老在那里敲边鼓。
D.这种一文不名的东西谁想要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全球液晶显示器市场仅有3.1%微幅增长的背景下,优派全球业绩却逆市成长46%,体现了优派独特品牌经营模式的充分优势,持续创造新的市场机会。?B.研究人员推测,被特大质量喷射的行星速度达到709公里/秒,它们在银河系引力束缚下速度可能会更慢,估计这些行星被喷射时的初始速度达到1200公里/秒。?C.他创办的“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原国家机械工业部专用定点生产,所产的中巴旅行车、防弹运钞车源源不断地投入了市场。?D.刘宏祥告诉记者,这是他参军三年来第一次在法庭前执行任务,站在庄严的国徽下,立刻产生一种神圣、威严、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二 本大 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21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顾(看)而乐之C.履(踏,攀)巉岩????????????????????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归而谋诸妇。②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B. 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C 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②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 D. ①听其所止而休 ②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7.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巉?(chán) 蒙茸(róng) 黄泥之坂(bǎn)???B.冯(féng)夷??栖鹘(hú) 戛(gā)然长鸣C.缟(gǎo)衣 临皋(gāo) 羽衣翩跹(piān?xiān)????D.揖(yī)予 ?惊寤(wù) ?松江之鲈(lú)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顾安所得酒乎 (2)以待子不时之须 (3)归而谋诸妇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9—10题(8分)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9、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10、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
11名篇名句填空。(6分)(任选6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弦切切如私语。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本大题共4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对其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成为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20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2.第一自然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13.对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B.人类怎样开发利用自然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C.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众多的物种生存的最佳环境
D.哪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借鉴。
14.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具体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实地科研项目,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C.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D.参照生态系统典范,弄清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产物。
B.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C.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D.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四 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共1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空??巢??? 南方很难看到空巢。? 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色进入内部,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一概如此。但如果冬日去北方,空巢就很清晰的进入眼帘了。???? 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空巢是没有什么实用意义的,空巢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淡淡的怅惘。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朋友说不少房子没人住,只是每月请人来打扫打扫罢了。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只不过在这里,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尽管屋瓦上长出衰草,天井的缝罅漫上青苔,外人还是羡慕这种大家族的团圆、集合,有时就爱上门说说话儿,沾点旺气回去。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外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末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影交迭,旧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漂 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求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杖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每次冬天我到北方,都要目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16、“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一句中,“歆羡”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村民对空巢的态度?(5分)17、从全文看,文中写了哪些空巢?为什么会有这些空巢出现?请分条作答。(6分)18、文中说“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其中寄寓了作者对空巢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就是要用公权力制止“超时加班”
一些企业将生产旺季要求职工超时加班加点视为理所当然,这似乎成了业内行规。治理超时加班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近期上海市再出重拳整治企业超时加班,并拟对违规企业处以重罚,对此措施我们倍感欣慰。
《劳动法》早就有了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加班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但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人被迫加入超时加班行列,个别企业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甚至出现恶意超时加班的行为,不少 企业加班工资标准也大大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干脆不支付加班费,严重损害劳动者健康和权益,是典型的既违法又短视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超时加班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民工向白领蔓延的趋势,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关注。企业本性是趋利的,为逐利而迫使员工加班本属情理之中,而员工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明知频繁加班和超时工作会影响身体,却没有多少人坚决拒绝,相反还常表现为“自愿”承担,确实令人玩味。当员工为了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而不得不超时加班时,甚至把“超时加班”与“敬业精神”等同,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加班潜规则”时,当劳资双方的利益趋向达成“共识”时,问题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
既然超时加班是违法行为,那么执法者应该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义的立场上制止超时加班现象对员工的损害,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主体即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也有必要应用其公权力对违规进行处理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要遏制超时加班现象,在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还特别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当法律严重滞后甚至空白或不适合现实情况时,很容易给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力寻租和不作为创造条件。
既然超时加班是短视行为,企业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一些企业屡屡超时加班和克扣职工的加班费,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重点是要重视加大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保护的执法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应保障劳动者能以最快速度、最少成本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加强监管,做好防范,提高企业违法的成本,使其不敢随意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还在于,不少企业在重罚之下仍顶风作案,原因一是超时加班难以界定,甚至根本就无从罚起。二是处罚力度难以掌握,对于大企业区区几十万元的“重罚”根本起不了阻吓作用。三是担心处罚过重吓跑企业。笔者认为,对于因处罚其超时加班扬言要将工厂搬出的企业,其实它们并无长远打算,除了赚取血汗钱外,对地方长远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并无帮助,即使搬出也无碍大局。
在相关法律仍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工会等组织要充分扮演好职工权益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目前工会至少可以在确立三条基本底线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一是每周必须保证工人休息一天,每人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二是加班必须是工人自愿;三是必须按标准支付加班费。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加强维权意识,要从根本上破除“加班潜规则”,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共同努力。
19.从全文来看,超时加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5分)
20.从全文来看,抵制超时加班的措施有哪些?(5分)
21.结合文章,请你分析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6分)
五本大题共3题,共15分。
22.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五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后四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6分)
示例:曾祖父一代(世纪初):李守仁、李守义、李守信
用意:对传统道德价值的信奉和坚守。
⑴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
⑵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用意:
⑶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用意:
⑷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
⑸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23.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的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忙的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乱追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6分)
读完这段话,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当时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
(2)你说的话:
24.调整下列文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词语和语序,使之句式整齐一致,语序合理。(3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富,那么国家就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农业兴,百业就兴。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解决“三农”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六作文(60分)
2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教师,正在为学生改作业本,他的六岁男孩,却吵着要爸爸讲故事,教师不胜其烦,信手拿起一张印有世界地图的旧报纸,把这张报纸撕成了十多张碎片,然后对孩子说:“你要能把世界地图拼出来,我就讲故事。” 过了十多分钟,孩子高兴地说:“我拼好了。”教师起身查看,孩子果然拼出了地图,而且没有差错,教师奇怪,问儿子怎么拼。孩子说:“世界地图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拼人像,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 “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这句话引起了教师一阵沉思,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给孩子讲起故事来。请认真领会“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这句话的意思,并以“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08—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1C(C项均读“xīng”。A “校正”“犯而不校”读“jiào”,其他的读“xiào” B项“抹黑”“抹杀功劳”读“mǒ”;“抹墙”读“mò”,“抹不下脸”读“mā”。D“拓片”“拓本”
2、B(必须:表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加经命令语气。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的。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确实:真实可靠;(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声张:把消息、事情等传出去。伸张:扩大(多指抽象事物);贯穿:穿过、连通。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3.A(A.“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B“身无长物”形容穷得空无所有,没有别的东西。这里语意不合。C“敲边鼓”比喻从旁协助,而不是妨碍人家干正事。D“一文不名”是指一分钱也没有,很穷困,而不是不值钱)
4B(A项,语序不当。“充分”放到动词“体现”的前面,做状语。C项,成分残缺。“发展”没有宾语,可以在“生产”后加“企业”等词语。D项,句子杂糅。“立刻产生一种……感觉”和“神圣、威严、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去掉一个。)?5D 6A 7B
8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
9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10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11略
12.C(“秘密”所指的内容应当在阅读全文后回答,它显然指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13.C(对这句话的理解应把重点放在“人与自然”上,C项恰恰缺了“人”这一要素。)
14.A(A项说得过于概括,不属于具体措施。)
15.D(A项说的是“人与生物圈计划”产生的背景,与第一段不符,此项计划的产生应是人类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B项说的是该计划的意义,该项计划与科技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16 答:人有着远行的天性,生命在漂泊流动中出现空巢。空巢象征着上一代和新生代的无奈的隔阂。村民对空巢的“歆羡”是有一种莫名“期待”与“向往”之潜在意味。他们盲目地“歆羡”空巢给主人以及村民氏系所带来的荣耀,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毫无人气的空巢,寓意了当今人们物质丰裕之后所产生的人之本我之异化。??17答:一、北方鸟类的空巢,是因为它们每年冬日都需要非望南方过冬,这是自然现象。二、人类象征富有与自豪的空巢,这类的空巢是那些去大西洋彼岸的淘金的人们在自己家乡为了象征与自豪而建的空巢,是人类固有的虚荣心。他们矗立了豪华的象征,却又很快离开了这片豪华,因此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象征性的富有的空巢了。三、作者对空巢带有一种淡淡的忧睿?庵掷丛从诙阅窭嗫粘驳牧?牒妥髡咝吹降摹澳勘辍薄??笳飨质瞪缁岬囊恢制毡樯缁崛烁裥睦砗蜕缁嵛幕?睦淼逆颖洹?lt;/FONT>18 答:作者最后写道:“每次冬天我到北方,都要目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其实就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空巢”的担忧,表达了作者对“空巢”深切的关注、担忧、哀愁等复杂心理以及当今强烈的文明冲突的人生价值趋向观,呼唤人之生存本真之喟叹。
19.企业出现生产旺季;企业出于牟利的需要,员工则借此赚取加班费或得到晋升机会,保存自己的职业;相关的法律手段没有得以执行;企业违法成本较低。(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四点5分)
20.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工会要采取措施,维护工人的利益;劳动者自身要提高维权意识。 (一点1分 )
21.①治理超时加班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②上海市再出重拳整治企业超时加班,让人欣慰。③超时加班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民工向白领蔓延的趋势,④法律严重滞后甚至空白或不适合现实情况(一点2分)
22.(示例)⑴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⑵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⑶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⑷对外来文化的仰慕和偏爱。⑸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23(1)批评那位同学调皮捣蛋,不遵守校规校纪;松弛拖沓,上课不按时进教室。(2)(平和中讲清事理,不要讽刺挖苦。)你很有个性,但该急刚急,该缓则缓,轻重缓急都要用对地方喽,还要注意一个“度”,过犹不及嘛。
24.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或:农业兴旺,则百业兴4旺;农民富裕,则国家富裕;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中学部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卡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1—7,12—15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12
13
14
15
选项
8(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