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评价正悄然转型(PISA背景下对语文备考的思考)

文档属性

名称 阅读评价正悄然转型(PISA背景下对语文备考的思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22 23: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阅读评价正悄然转型——PISA背景下对语文备考的思考 常山三衢中学 陈伟明
  阅读到底有多重要?思考 一 朱永新博士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正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思 考 二PISA项目对阅读评价有何影响?1、什么是PISA? 它是一项15岁在校生的国际性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 2、PISA对阅读评价有何影响?①阅读评价的内容选择一、为文学体验或娱乐而阅读 二、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 PISA评价的并不是中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他们是否掌握与他们将来生活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测量的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以便在成年后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功能。
1、阅读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能根据作品的特点,结合文化背景,透过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现特色和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能作简明的赏析与评价。
2、阅读说明性、议论性较强的非文学类作品,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现 代 文 阅 读例如:文学作品阅读
2005年江西省第15题
将下列叠词分别填入第②段画线处,顺序依次是 、  、  (只填序号)
A 串串 B 团团 C 片片 D 袅袅
2008年重庆卷第15题
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② 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雪  我们通常会按照“手法+内容+效果”的句式回答,即“这里运用了……手法,写出了……,表现了……”。 根据PISA项目要求:
 结合语境,你认为使用“踩疼”一词好吗?为什么?宁波市2008年中考卷: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第11题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选材: 。
结构: 。说明文阅读例如:
2005年黄冈卷
 《纳米卫星》
 第1题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

2008年嘉兴卷
 第11题 第③段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印度水荒的现状?请概述。
②PISA评价的阅读能力要素是:
1、获取信息(包括字面信息和隐含 信息)
2、形成解释
3、反思与评价(包括形式和内容)思 考 三对阅读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深度
规范
联想
表达文学作品阅读2008福州卷《父亲的秘密》 19.父子俩因 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 (1) ; (2) 。 20.阅读全文后,我们终于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 21.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 22.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点评。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 )句点评: 23.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8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深 度 阅 读“深”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深识,指在阅读中拾级而上,获取丰厚的知识和学养;
二是深悟,“悟”是在博闻广见的基础上的透彻之悟,而非一知半解之悟;
三是深思,古人讲熟读细参,“思”是细参之后的深思熟虑。 规 范 答 题首先我们必须贯彻一条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
其次我们必须梳理一批概念,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等。
第三是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如上文提到的赏析语言“手法+内容+效果”,赏析关键词句“原义+现义+表现力”等 。非文学作品阅读关键词:

整体
规范
拓展应用2008年衢州卷
11、从文章内容看,国家游泳馆命名为“水立方”的原因是什么? 12、阅读第5段,指出“镀点布成的点阵”的作用 。 13、加点词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1)ETFE的透明率达到90%左右。 (2)经实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     20分钟之内,“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
14、从全文看,“水立方”的外衣有哪些神奇之处?阅 读 步 骤首先阅读题干,了解考查内容;
然后带着问题反复察看,圈画关键语句,浓缩语句;
第三步找出关键词语,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