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nit 4 Amazing Science Topic 2 When was it developed

文档属性

名称 Uunit 4 Amazing Science Topic 2 When was it developed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9-10-22 17: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升教学智慧 成就课堂精彩
---《When was it developed 》的案例分析
前言:本课的教学内容When was it developed 选自仁爱版初三英语Unit4 Topic 2 Section A,属于课文听说课部分。本课根据英语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是课堂的中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他们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乐于学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活动 教学智慧 课堂精彩 学生乐学
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仁爱版英语初中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话题(Unit 4 Topic 2 When was it developed?),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各种物品的发明与使用来学习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Section A是本话题的第一部分,学习主要侧重听说的训练,本课的第一部分是一段谈论火箭用途的对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是看图对话,区别各种不同物品的构成及用途,其中涉及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的复习,第三部分是通过对话学习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第四部分是小组对话,区别这两个不同时态被动语态的使用。本课的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的三维目标:
△ Language aims:
1.Learn the simple past passive voice.
(1)Lear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be made of”and“be made from”.
(2)Learn the sentence pattern“When/Where was it developed ”
2.Learn to express hope and wishes.
I wish I could go into space some day.
I hop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 Ability aims: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new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s. Especially using the sentences about passive voice .
△ Moral aims :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and cooperative spirit by means of group competition . Encourage students to study hard to know about more new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s .
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第三单元的学习,已掌握了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本课对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学习,课本各部分由简到难,由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过渡到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通过be made of, be made from, be used for的句型来对比学习,教学内容比较集中,这些特点有利于英语学习和开展语境实践教学活动。
四、教学理念:英语课程的目标强调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为基础,通过改革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尽量创造语境,增加语言实践的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采用多媒体与实物教学相结合,比较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小组活动和评价量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取语言知识,应用语言交际。
五、教学过程:
Step 1 Review
1.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with some words, and let students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simple present passive voice.
be { is/ am / are + P.P.(The past participle of the transitive verbs)
(设计本部分既复习了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又能引出所要学的新内容。此外还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设计过程中主要注意动词过去分词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以及单复数的搭配。在多媒体操作比较方便,形象。所以,结合图片和提示词引导学生说出句子:1.The Great Wall is known by many people. 2.The flowers are watered by her every day . 3Many trees are planted every year . 4.Disneyland is enjoyed by many children. 5. The books are written by Yi Zhongtian.)
2. The teacher show a notebook . Ask and answer about its material and usage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 lead to the new lesson.
(本部分通过向学生展示笔记本,结合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s it made of What’s it used for 来引导学生进行回答,这个过程,是对新的内容导入,对进一步学习本课以下内容做好铺垫,同时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Step 2 Presentation
1.Show the model rocket.Ask and answer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Lead and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rocket.Learn and master the phrases:be made of,be made from,be used for.For example:
T:Look,this is a model rocket.What’s it made of Do you know
Ss:It's made of wood.
T:What's it used for
Ss:It’s used for sending satellites or spaceships into space.(Help students to answer.)
(Show a piece of paper,learn and master the phrase “be made from” in the same way.)
(本部分用火箭的模型和纸张来呈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将生词rocket和词组 be made of, be made from在师生问答中引导呈现,对比明显,又为1a的学习作铺垫。)
2. Teacher shows some objects or pictures on the screen . Such as a toothbrush, a steel ruler,a bottle of ink and so on.Ask and answer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Learn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toothbrush,steel,ink.For example:
T:What’s this in English
Ss:It's a toothbrush.
T:What's it made of
Ss:It’s made of plastic.
T:What's it used for
Ss:It’s used for brushing teeth.
(Help students to answer if it’s necessary.)
(本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多创设语境,将生词结合实物与图片一一呈现,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并用小组问答的方式,使学生得以及时操练。语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这种轻松愉快氛围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觉得教师可亲可敬,在朋友式的轻松师生关系中愉快接受教师的指导。)
(Let students compare the two phrases and help them to sum up the usage of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phrases.)
3.Let students listen to l a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1) Why is Jane unhappy
(2) What’s the model rocket made of
4.Let students read l 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s with passive voice. Lead them to find out the key sentences in l a.The teacher writes them down on the blackboard and explains them.
(1)I’m not allowed to do sth.
(2)1 wish I could…some day.(Teacher should point out that this is“The Subjunctive Mood”.It needn’t to be mastered.)
(3)I hop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在这个过程中,从归纳语言点、听对话回答问题到找关键句子每一个任务的设计都是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环节任务与任务之间相互关联,并层层递进,因此,教师要及时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教学内容,这样,既为学生完成任务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Step 3 Consolidation
1. 1.Work in pairs.Let students read l a and role—play it out.Then finish l a.
2.Let students imitate the examples in l b to make similar conversations and finish l b Consolidate the use of the phrases:be made of,be made from,be used for.Ask some pairs of students to act them out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position.
(这个活动让学生完成1a的对话并依次仿照1b对话说出红酒,牙刷,毛巾,直尺,电梯,墨水的材料构成和用途,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能区别应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以及be made of 与 be made from,本活动将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给予学生,真正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这个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实践中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构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技能,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活动过程中采用评价量分的形式,使学生获得一种能够运用英语的真实的成就感,从而也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Step 4 Practice
1.Show the picture of Chang’e I, lead students to learn “When was it developed ” and “Where was it developed ” (嫦娥一号是一种新奇的事物,学生对新鲜事物兴趣浓,抓住这些特点,把它用做教学的辅助材料有利于英语学习和开展语境实践教学活动。)
2. Let students listen to 2a and master the new word “recorder”.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sentences .(从听力先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不同,对于学过的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的句子学生肯定比较熟悉,然后再把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的重点句子通过屏幕呈现给学生,由简到难,突出教学的重要内容。)
3.Work in groups.Let students read 2a and act it out.(这个活动是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的差异,朗读、对话表演能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知识,有利于加深学习的印象。同时,小组的合作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同学带动其它语言水平低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
3.Let students obser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ntence “It was developed in…’’and the sentence “It is used for…”lead to the simple past passive voice.Let students learn and master.(通过应用、观察、对比再作出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语言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同时,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自信心不断增加,比较轻松地接受语言知识的学习。)
4.Work in pairs.Use the content of 2b to make dialogs similar to 2a and act them out. Finish 2b.Practise the use of the simple past passive voice.Try to improve students’ oral English .(这个活动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现出了任务的真实性。电脑、手机、MP3和数码相机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东西,对话涉及这些东西就把语言使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对话内容体现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的穿插使用,它能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它能够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真实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把课本材料还原成活生生的交际语言,既紧扣了教材,又抛开了教材,然后再回到教材。这一活动既起到巩固教学内容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Play a game .Practise the language items students learned by the means of group competition .
(从综艺节目中获得的灵感,设计本活动。这类节目现在比较流行,对游戏形式学生也比较了解,不需要费力去解释游戏规则学生就能明白怎么做,容易进入状态。因此学生的参与欲望很强,其运用语言的兴趣也自然而然的调动起来了。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要根据所选题目来答题抢分,情绪较高,心情愉悦。由于此时已经是一堂课的尾声,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短,因此在回答时都有可能会犯一些错误,此时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即不随意打断,而是让他们先答题,然后,请同组内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来帮助指出,既可以加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个活动把本节课推向另一个高潮。形式多样的巩固教学,学生被有趣的活动的所吸引,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不做小动作,积极地去思考我们学的知识,从而达到不容易忘记的效果。学生能力不同,题目分值不同,组织游戏时分数会产生差距,促使学生竞争抢分,让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及时回归到知识上,使“知识在活动中,活动具有知识性”。)
Step 5 Project
1.Write down the dialog in 1b and 2b . (语言的学习要求要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上听、说、读都有所体现,写的能力也要跟上。)
2.Find out some inventions, make dialogs and try to use “be developed, be made of/from, be used for”. (这一活动不仅结合了本课学习重点,把学习内容延伸到了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此外,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学生认真地发现研究,并结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了英语学科和社会实践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点评:
1.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主线的活动
这是一节普通中学的教研活动公开课,是九年级的Unit 4 Topic 2 When was it developed?这节课教师从一上课就在屏幕上推出本节课的细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这节课要的重难点、词汇、句子和语法。整节课教师从复习、呈现、练习到巩固,设计的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主线,并配以多媒体制作,如:在复习阶段,老师制作的PPT 图案清晰、简约并配有单词,让学生用学过的语法—被动语态来遣词造句。在强调的地方老师用红色标出,很明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
这个活动将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给予学生,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这个活动,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实践中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构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技能,培养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种能够运用英语的真实的成就感,从而也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3.设计以教育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活动
这节课的教学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进行的,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达到人机互动,直接诱发了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其参与性学习的程度是传统的教授方式所难以达到的。同时增强了课堂密度,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整合度,给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听的环节上,教师也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播放文本,从网上下载文本听力材料,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找到而重复听。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传统的听力教学,尤其是教师本身的英语授课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3.设计以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活动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并且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并且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学生每一次的开口表达,都是教师进行教育,进行鼓励,进行师生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时机。一堂课上这样的机会在不断地反复出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发展与提高。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被关怀,被鼓励的愿望,对于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尤为重要。因此课堂上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教授的不应仅仅只是语言知识,还应包括人文关怀,包括情感熏陶。教师在课堂上的与人为善,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会对全体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能教会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教会学生用宽容去对待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有人曾说过: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教师就应该先从自身做起,用关怀的目光,用鼓励的言语去肯定,去激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总之,整个过程,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成就了课堂的精彩。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学、乐于学。
思考与探讨:
1.在普通中学中,这所学校的英语每年的优秀率、及格率居全区前列,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可是却能教出好成绩,原因何在?也许这节课的教法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2.在每一次分组与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促进上、中、下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使每位同学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所得,尽量减少两极分化,是我们急需要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2.在我区的一些学校班额大,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很难及时地对每个组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必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怎么办?
3.用“真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留给同学足够的思维时间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解决这对矛盾?
4.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广大的教师队伍中,真正有能力、有条件去实施的有几人?
5.在设计任务时,我们更偏重于活动型(比较适合善于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的初一学生),今后如何设计更深层次的解决问题型的任务,使学生体验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案例分析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