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鉴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23 14: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古诗词鉴赏2009年中考复习专题课例 2009年4月 渡 汉 江 ????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时,途径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开阔视野 基本考点: 一、字词品味 二、主旨(情感)把握 三、技巧赏析 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语境义) 答: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中考真题一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语境义)
(2)理清该字词表现的对象,对象如何。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规范: 对象如何【写作技巧】+对象如何+【意境 情感 】 注: 扣住步骤答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流连“不仅写出了蝴蝶流连花间的情景,还流露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分别解说,着重在所用优点) 中考真题二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答题规范:具体、准确、直接
古诗词主旨:
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
借古讽今的情怀。参考规范:某一方面的情感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三读:读注释 小序四读: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二读:读诗题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杜甫《春夜喜雨》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抓意象 品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绘画型)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理解诗人的感情。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展现了一幅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 ,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生动、流畅。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步骤: 表达技巧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化用典故 ,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双关等。
答:作者化用典故,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结句是怎样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题步骤参考规范:表达技巧+具体分析+情感(意境或哲理)
3. 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阐释怎样用了这种手法;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试试看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末尾两句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参考规范:修辞方法+具体分析+修辞特点+情感(意境)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这两句词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要求:
1、整体把握,了解其表;
2、审清题意、扣题 解答、具体解说;
3、运用鉴赏术语;
4、回答语句要完整;
5、书写规范、整齐。

渡 汉 江 ?????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时,途径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一试身手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分)
名句赏析答: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别强。)
[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