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01 21:32:00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列宁语)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听读课文,自主思考风雪载途    ━━ 记载
衰草连天    ━━ 等衰
连翘    ━━ 翘尾巴
观测    ━━ 道观
播种   ━━ 耕种
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差异 ━━ 差遣 ━━
差劲 ━━ 参差读准这些字音需要掌握的词语次第:一个接一个的。
翩然(piān) :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 yùn):怀胎生育,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 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 nì):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
无踪了。匿:隐藏。
衰草连天:形容秋天枯草连成一片的景象。
风雪载途(zài):形容一路风雪弥漫。载:充满。农谚   草长莺飞年年如是:每年如此。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循环.周,环绕一圈.复始,重新开始.什么是物候? ——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是物候现象。
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说明顺序怎样? 说明什么叫物候与物候学。由古代到近代,由起源到发展,由知识到科学。
课文1-3节是全文第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由表及里)第一节主要内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
描写
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联想第二自然段说明什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与说明顺序?题目的实际含义是什么?物候现象(自然现象)。
说明劳动人民能根据自然现象安排农事。举例子,按时间先后及由植物到动物的说明顺序。竹外桃花三两枝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香自苦寒来第4-5节是全文第二部分,说明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与结尾什么关系?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举例子
照应结尾6-10节是全文第三部分,说明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用了那些连接词句表明层次?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差异)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高下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决定因素逻 辑 顺 序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应当是:A 经度 纬度 高下 (海拔) 古今
B 纬度 经度 高下 (海拔) 古今
C 高下 纬度 经度 (海拔) 古今
D 古今 纬度 经度 高下(海拔) (B)主次空间时间使文章条理清楚学习说明方法:为了将几个因素说明清楚,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第七自然段第十自然段第九自然段第八自然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11-12节是全文第四部分,主要说明什么内容?11节中表示四方面层次的词语是什么,12节作用?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意义
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
点题,照应开头研究物候现象有什么意义呢?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确定农作物区划
3.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
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5.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16 大 自 然 的 语 言物候说 明
对 象说 明内 容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说明物候观测对
农业的重要意义说明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3)(4—5)(6—10)(11—12)说明顺序逻 辑 顺 序1.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2.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度。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4、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萌发”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问题研究:课题“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 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 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个节气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物候农谚大自然的语言,
真是妙不可言。
只要你会观察思考,
随处可以发现 能说说我们身边的物候现象吗?
我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