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01 22: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

-------列宁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自然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或称之为科普说明文。本文体裁:阅读说明文要搞清楚: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特点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层次结构 语言特点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用、
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读准字音chā chāi chà cī
ɡuān ɡuàn zhǒng zhòng
luò l à lào观测——道观
播种——耕种
衰草连天——鬓毛衰
chuāi cuī
连翘——翘尾巴
qiáo qiào整体感知: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作用?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句子对比,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花期比1961年迟10天,比1960年迟。
说明文的语言有何特点品味语言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品味语言2齐读1.2段,比较阅读。
一 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想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燕子农谚 参考下面资料,结合你对燕子的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农谚
物候 
农谚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物候燕子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逊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分析文章第二、三段的内容第二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举例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杏花桃花传语耕地暗示种谷子布谷鸟唱歌割麦插禾(1)“沉睡”、“苏醒”——把大地人格化,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了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其中:A、“次第”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 B、“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
体描绘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3、品味本段中的一些词语。(3)“翩然”—— 写出了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
态。(4)“簌簌”—— 写出了秋天的肃杀景象。小结:第一段用生动典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描写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
第二段“传语”、“暗示”、“唱歌”等
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富有情感,
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