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汪洋中学六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莱芜市汪洋中学六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1-28 18: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莱芜市汪洋中学六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五四学制)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读图,完成1、2题.
1.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A.正球体
B.球体
C.圆
D.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2.以下最接近经线长度的是(  )
A.l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3.如图显示的是位于英国伦敦的某地理地面标志,图中H表示(  )
A.0°纬线
B.0°经线
C.90°经线
D.180°经线
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回答4~7题.
4.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
A.a海域
B.b海域
C.c海域
D.d海域
5.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6.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不考虑天气因素,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比①地早1小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地壳运动
读“经纬网”完成8﹣10题
8.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
A.20°S、150°W
B.20°S、150°E
C.20°N、150°W
D.20°N、150°E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  )
A.甲地和丙地
B.乙地和丙地
C.甲地和乙地
D.乙地和丁地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读太阳光照图(赤道周长约为4万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节气是春分
B.B点看到日出时间比A点早6小时
C.假如AB的弧长为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250000000
D.P点关于地球的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45°W,60°N)
12.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读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2倍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D.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14.如图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最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7月暑假期间,小强旅游来到甲城镇.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15~17题.
15.关于甲城镇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北温带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东半球
16.对甲城镇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该季节昼夜平分
C.正午时分有阳光直射
D.该地此时是冬季
17.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B.乙处的海拔为200米
C.山顶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
D.如遇暴雨,为安全起见应避开丁处
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根据图,回答18~21题.
18.图中甲点经纬度位置是(  )
A.0°,105°W
B.0°,105°E
C.0°,75°W
D.0°,75°E
19.图中丙为(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20.甲点位于上海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1.图中乙为(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读图.如图是某动物园门口一幅导游图,据图回答22、23题.
22.该图不属于一幅真正意义的地图,因为它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
A.辨别方向
B.估算距离
C.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D.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
23.该图没有标题,如果由你来命名,下列题目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动物园地图
B.动物园地形图
C.动物园各种动物分布地图
D.动物园各种动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所示地形为(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25.图中所示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二、综合题(50分,共5个小题)
26.读经纬网图与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①地的经纬度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①地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①地位于  半球.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请分析出现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一:②地能够看到午夜的太阳.  .
现象二:正午时,③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
现象三:此时,④地正处在冬季.  .
(3)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当时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范围(用字母表示)  .
(4)一艘失事的货轮向救生船发出紧急呼救“SOS”信号,并及时告知货轮所处的位置为:纬度25°,经度90°.救生船按照接收到的信息,能否迅速准确无误地赶到货轮出事地点?  ;说明理由.  .
27.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轴短线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填代码)
(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  .
(3)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  ,所在的大洋是  .
(4)一年中,A点有  次太阳直射现象.
(5)图示这一天,莱芜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夜  .
28.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C  
D  
E  
(2)F点在E点的  方向,E、F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千米.
(3)F点的海拔为  米.
(4)E点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  .
(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你认为较为合理的路线是  (①或②)线,理由是  .
29.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洋
B  洲
C  洋
D  洲
F  运河
(2)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洋.
(3)赤道横穿  洲和  洲的大陆.
(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  洋→红海→E  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
30.读大洲之间的分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A  ;B  ;C  .
(2)A、B两洲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②是  山脉;世界上以运河为界的大洲除A、C外,还有  洲和  洲,这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
(3)图中A、B两大洲共同濒临  洋,B、C两大洲共同濒临  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莱芜市汪洋中学六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读图,完成1、2题.
1.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A.正球体
B.球体
C.圆
D.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D.
 
2.以下最接近经线长度的是(  )
A.l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考点】地球的大小.
【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解答】解:经线是半圆形,其长度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则经线的长度约是2万千米.
故选:B.
 
3.如图显示的是位于英国伦敦的某地理地面标志,图中H表示(  )
A.0°纬线
B.0°经线
C.90°经线
D.180°经线
【考点】重要的经、纬线.
【分析】熟记重要的经纬线是解题关键.
【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识,为0°经线,位于英国伦敦.
故选:B.
 
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回答4~7题.
4.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
A.a海域
B.b海域
C.c海域
D.d海域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a海域的经纬度范围是105°E﹣110°E,15°N﹣20°N;b海域的经纬度范围是115°E﹣120°E,15°N﹣20°N;c海域的经纬度范围是105°E﹣110°E,5°N﹣10°N;d海域的经纬度范围是115°E﹣120°E,5°N﹣10°N.依据事发地点的经纬度117°E,16°N可知,事发地点位于图中的b海域.依据题意.
故选:B.
 
5.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110°E,20°N,事发地点的经纬度是117°E、16°N.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得,从经度看,事发地点位于甲地的东方;从纬度看,事发地点位于甲地的南方;由此可知,事发地点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所以,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是东南方向.
故选:C.
 
6.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解:依据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读图分析可得,图中①~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①→②,四个选项中②→③距离最长.依据题意.
故选:A.
 
7.不考虑天气因素,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比①地早1小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地壳运动
【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地方产生时间差异,且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因而,经纬网图中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比①地早1小时.根据题意.
故选:A.
 
读“经纬网”完成8﹣10题
8.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
A.20°S、150°W
B.20°S、150°E
C.20°N、150°W
D.20°N、150°E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20°S、150°E.
故选:B.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  )
A.甲地和丙地
B.乙地和丙地
C.甲地和乙地
D.乙地和丁地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地的纬度是60°N,乙地的纬度是40°N,丙地的纬度是20°N,丁地的纬度是20°S.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甲地和乙地.
故选:C.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地的经度为170°E,乙地的经度为130°E,丙地的经度为110°E,丁地的经度为150°E.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甲地.
故选:A.
 
11.读太阳光照图(赤道周长约为4万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节气是春分
B.B点看到日出时间比A点早6小时
C.假如AB的弧长为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250000000
D.P点关于地球的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45°W,60°N)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解答】解:图中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图,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A错误;
B点看到日出时间比A点早3个小时,其经度差是45°,故B错误;
假如AB的弧长为2cm,AB的实际长度是赤道长度的1/8即50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2:500000000=1:250000000,故C正确;
P点的地理坐标是135°W,60°N,P点关于地球的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45°E,60°S,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答案的四个选项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②>④>③>①.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①>③>④>②.
故选:B.
 
13.读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2倍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D.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解答】解:A、乙比例尺是甲比例尺的10倍,则甲比例尺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乙图实地范围的100倍,故A错误;
B、乙图比例尺大,表示的实地范围比甲图小,故叙述错误,故B错误;
C、EF的长度比E′F′长,E、F两点间的高度和E′、F′两点间的高度相等,故EF的坡度比E′F′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如图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最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c图中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适合攀岩运动.根据题意.
故选:C.
 
7月暑假期间,小强旅游来到甲城镇.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15~17题.
15.关于甲城镇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北温带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东半球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地理坐标为65°W,40°S.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甲地的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南温带;故A错误.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甲地的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中纬度;故B错误.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依据甲地的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故C正确.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甲地的经度可知,甲地位于西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16.对甲城镇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该季节昼夜平分
C.正午时分有阳光直射
D.该地此时是冬季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城镇位于40°S处,属于的南半球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地区,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7月该地为冬季,此时昼短夜长.根据题意.
故选:D.
 
17.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B.乙处的海拔为200米
C.山顶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
D.如遇暴雨,为安全起见应避开丁处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经纬网,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判断,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故A错误.
乙处的海拔高度为400米,故B错误.
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山顶的海拔在800米~1000米之间,故C错误.
丁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发生山洪或泥石流,如遇暴雨,为安全起见应避开丁处;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根据图,回答18~21题.
18.图中甲点经纬度位置是(  )
A.0°,105°W
B.0°,105°E
C.0°,75°W
D.0°,75°E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从纬度来看,甲点位于赤道上,纬度应为0°;从经度看,甲点与105°经线构成经线圈,结合大洲的分布及上海的位置可知,甲点的经度应为75°E.依据题意.
故选:D.
 
19.图中丙为(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丙处位于南美洲和大洋洲之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根据题意.
故选:D.
 
20.甲点位于上海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一般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纬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北方向.
【解答】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甲点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
故选:D.
 
21.图中乙为(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被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所包围;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北美洲和亚洲隔白令海峡相望,北美洲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根据乙大洲的位置及轮廓形状可知,乙为北美洲,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读图.如图是某动物园门口一幅导游图,据图回答22、23题.
22.该图不属于一幅真正意义的地图,因为它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
A.辨别方向
B.估算距离
C.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D.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
【考点】地图三要素.
【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读方向,故A、D不符合题意;
图中没有比例尺,所以无法估算距离,故B符合题意.
图中有图例和注记,可以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该图没有标题,如果由你来命名,下列题目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动物园地图
B.动物园地形图
C.动物园各种动物分布地图
D.动物园各种动物分布示意图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答】解:从某动物园门口一幅导游图看出,该导游图详细描述了各种动物的分布,所以其名称应为各种动物分布示意图.根据题意.
故选:D.
 
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所示地形为(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考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地形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是大面积的耕地,因此为平原地形.
故选:D.
 
25.图中所示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从图中看出,该区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为平原地形,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颜色表示.
故选:B.
 
二、综合题(50分,共5个小题)
26.读经纬网图与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①地的经纬度 90°E,60°N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①地位于 东 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①地位于 北 半球.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请分析出现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一:②地能够看到午夜的太阳. 此时是夏至,②地在北极点,有极昼现象 .
现象二:正午时,③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现象三:此时,④地正处在冬季. 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是夏季,④地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此时正值冬季 .
(3)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当时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范围(用字母表示) 由D到A过程中 .
(4)一艘失事的货轮向救生船发出紧急呼救“SOS”信号,并及时告知货轮所处的位置为:纬度25°,经度90°.救生船按照接收到的信息,能否迅速准确无误地赶到货轮出事地点? 不能 ;说明理由. 没有说明南北纬和东西经 .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①地的经纬度为90°E;6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判定,①地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②地在北极点,有极昼现象,故②地能够看到午夜的太阳.③地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正午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是夏季,④地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此时正值冬季.
(3)10月19日,地球公转到D(9月23日前后)和A(12月22日前后)之间,故10月19日地球正运行在由D到A过程中.
(4)纬度是25°,经度是90°的点有四个,失事的货轮没有说明南北纬和东西经,因此,救生船不能迅速准确无误地赶到货轮出事地点.
故答案为:(1)90°E;60°N;东;北;(2)如图:;此时是夏至,②地在北极点,有极昼现象;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是夏季,④地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所以此时正值冬季;(3)由D到A过程中;(4)不能;没有说明南北纬和东西经.
 
27.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轴短线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② .(填代码)
(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 大海 .
(3)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140°E 、 20°N ,所在的大洋是 太平洋 .
(4)一年中,A点有 两 次太阳直射现象.
(5)图示这一天,莱芜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长 夜 短 .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此时此刻,我们正在过春节,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解答】解:(1)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叫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太阳照射到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大海.
(3)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判定A点的经纬度为20°N,140°E.所在的大洋是太平洋;
(4)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
(5)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莱芜)昼长夜短,如图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故答案为:(1)②;(2)大海;(3)140°E;20°N;太平洋;(4)两;(5)长;短.
 
28.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山脊 
B 鞍部 
C 山顶 
D 陡崖 
E 山谷 
(2)F点在E点的 西北 方向,E、F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6 千米.
(3)F点的海拔为 400 米.
(4)E点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 自西北流向东南 .
(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你认为较为合理的路线是 ② (①或②)线,理由是 ②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修建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字母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D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E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F点在E点的西北方向,量得E、F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2厘米×300000=6千米.
(3)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F点的海拔为400米.
(4)E点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流向东南.
(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②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修建.
故答案为:
(1)山脊;鞍部;山顶;陡崖;山谷;
(2)西北;6;
(3)400;
(4)自西北流向东南;
(5)②;②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修建.
 
29.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太平 洋
B 北美 洲
C 大西 洋
D 亚 洲
F 巴拿马 运河
(2)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南极 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印度 洋.
(3)赤道横穿 非 洲和 南美 洲的大陆.
(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 印度 洋→红海→E 苏伊士 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
【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1)读图可知,A是太平洋;D是亚洲;F是巴拿马运河;
(2)跨经度最大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3)陆泛指地球上面积广阔而完整的陆地.其中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4)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印度洋→红海→E苏伊士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
故答案为:(1)太平;北美;大西;亚;巴拿马;(2)南极;印度;(3)非;南美;(4)印度;苏伊士.
 
30.读大洲之间的分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
(2)A、B两洲的分界线①是 乌拉尔 山脉,②是 大高加索 山脉;世界上以运河为界的大洲除A、C外,还有 北美 洲和 南美 洲,这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巴拿马 运河.
(3)图中A、B两大洲共同濒临 北冰 洋,B、C两大洲共同濒临 大西 洋.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
【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1)大洲A是亚洲,B是欧洲,C是非洲,三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A、B两洲共同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陆亚欧大陆,分界线①是乌拉尔山脉,②是大高加索山脉;世界上以运河为界的大洲除A、C外,还有北美洲和南美洲,这两大洲的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
(3)图中A、B两大洲共同濒临北冰洋,B、C两大洲共同濒临大西洋.
故答案为:
(1)亚洲;欧洲;非洲;
(2)乌拉尔;大高加索;北美;南美;巴拿马;
(3)北冰;大西.
 
2016年11月28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