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1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
1、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初步的形成了历史学科学习能力,且已经培养两队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经前一段时间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对近代落后挨打的国情了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但是他们依然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尚缺乏理性思考,需要教师做相关的
引导和说明
。
3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讲解讨论归纳
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南京条约》签订到《辛丑条约》签订,均未引起大规模的国内反抗斗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却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这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吗?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国际方面:⑴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一战后列强企图卷土重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⑵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这给中国的无产阶级以启迪。
[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
[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通过“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野心。
2、国内方面:⑴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讲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则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这就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⑵经济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讲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
[提示]: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是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中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就像一堆干燥的柴,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这时这点火星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3.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的要求?
答: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国家。
(3)中国的外交失败
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弱国无外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了20万华工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北洋政府派出了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但是主宰会议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强国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正义的要求,而且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这个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自己的命运。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
1、经过:在斗争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运动的中心、斗争的主力和主要形式发生了什么样变化?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中心:北京——上海
(全国地域范围扩大)
主力:学生——工人
(工人
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参加,群众性爱国运动)
形式:游行示威——
“三罢”斗争
(斗争日益深入)
《山东·青岛》一画,把日本帝国主义绘成标有“太阳”标记的恶魔骷髅,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企图往下吞,而中国“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本恶魔吞下去。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中国人民“誓死争回山东、青岛”的强烈爱国要求和坚定斗争决心。
《工、学、商打倒曹、陆、章(漫画传单)1919年沈泊尘作》
:
三个有力的拳头:一个拳头写有“劳动”字样,代表工人阶级;另一个关头写有“学”字,代表学生界;还有一个关头写有“商”字,代表商业界。三个拳头结合在一起,狠狠地打击了写有“曹、陆、章”字的三个小丑人物——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作品醒目地号召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结成有力的同盟,打倒反动军阀政府卖国贼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
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五四运动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由北京到全国,由学界到各界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吓坏了北京政府。五四运动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直接成果?
2.结果: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这次拒签的意义是重大的,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向列强说“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力量是什么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众志成城,其力断金”,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虽然发挥了先锋作用,尤其是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作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低头.
[过渡]: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最终由于卖国贼被罢免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而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那么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影响意义?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一次伟大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启迪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3、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1)、一次伟大的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运动。(性质)
[设问]:为什么这说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总结]: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先由青年学生发起,接着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响应。他们组织集会、游行及举行罢工活动来抗议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列强无视的中国主权,斗争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补充]:这里主要强调五四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设问]:从哪里可以体现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呢?
[归纳]:运动前的中国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学说。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如教材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等,其中马克思主义在运动之后渐渐成为主流,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
(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设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伴随着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新的解放中国思想的出现
当然最基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和革命的最终目标不同
[提示]: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五代,这股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带来了曙光。而且运动也促使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所以我们说中国革命从此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虽然五四运动离我们有89年之遥,但却成为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为了纪念这场青年人发起的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把5月4日定为“五四”青年节。而五四精神更是被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所继承。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
[提示]:爱国主义精神(主旋律);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八字概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小结]: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远离了国家衰亡的风雨飘摇。不再经历枪林弹雨,不再需要上街游行,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我们可以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
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是五四精神却长存至今,21世纪的青年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它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呢?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民主,崇尚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振兴中华,全面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解放思想、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要让青春绽放光彩,我们就必须珍惜分分秒秒,努力学习,发奋进取,为祖国的明天,我们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