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4.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件(41张)+视频(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4.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件(41张)+视频(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8 21: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宝岛台湾宝岛自述:我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我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因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台湾的坎坷之台湾历史大事记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开始了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88年,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 1949年,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等率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毛泽东准备炮击金门蒋介石晚年在金门遥望大陆
金门炮战30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879——196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有国殇。
-----1964年于老先生逝世后发表《望大陆》又名《国殇》
于右任台湾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殇,
浅浅的海峡是中国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一国两制”的
伟大构想及其实践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提出背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二)基本内容: 1、“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2、“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核心:祖国的和平统一主体长期共存前提和基础前提和基础?主体?两制的关系?核心?(三)创设过程: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两岸“三通”。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三)创设过程: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979年1981年80年代初1984年《告台湾同胞书》(停火)《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 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六届二次会议通过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1982年使“一国两制”具有了法律效力邓小平第一次公开、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完善了“一国两制”构想1981年《中国政府关于台湾的基本方针政策》
的谈话(节选)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并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局和各界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叶剑英(1897—1986)这个谈话与《告台湾同胞书》相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更加具体,它已经具有了“一国两制”的内容。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四)“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地位: 1、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新的范例)2、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
——香港(首先)、澳门的回归 (一)香港的回归:香港地区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回归之路视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收回香港?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收回香港?前提条件—— 国力强大;(1978)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 渴望回归。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紫荆花图案的红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
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胜利回归(二)澳门的回归澳门是怎样回归祖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其中五星是代表统一的中国;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徵澳门特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吉祥之地;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1995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两年,西方有影响的《财富》杂志发表题为《香港之死》的专题报告,预言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必然会“死亡”。2001年,香港回归祖国4年后,《财富》选择香港召开了“《财富》全球论坛”,
高度评价香港仍然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三)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对港澳来说:
2、对中国来说:
3、对世界来说: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
——香港、澳门的回归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了解海峡两岸关系进展的情况及其意义1979年
1980年
1992年
1994年
1995年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九二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998年1月,台湾第一个
探亲团来到大陆登上长城。1992年9月,首批大陆
记者访问团赴台采访。海峡两岸交流频繁(+p79知识链接)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2、两岸关系的现状 1)两岸关系好的一面体现在? ——结束长期隔绝局面,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局面初步形成; 2)当今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 李登辉——一国两府;
陈水扁——两个中国;
吕秀莲——一中一台;
蔡英文——不明确表态 “九二共识”台湾当局:美国等少数国家的干预 近日,美国会此前通过的《2002财年补充拨款法》被美国总统签署成法。该法案含有多项涉台内容,竟然将台湾与美国的北约、非北约盟国并列,将台军政人员视为美“盟国”人员,甚至要求授权美总统在台有关人员受到国际刑事法院拘留或关押时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美方不顾中国方面多次严正交涉,采取这一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2、两岸关系的现状 2)当今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 3)中国政府奉行怎样的方针? ——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
——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努力实现和平统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江泽民 1995年 1、 材料上哪些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哪些内容与当时出现的新情况有关? 2、思考:对台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期限地拖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会上的讲话
学习了本堂课,请你分析一下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港澳问题:
殖民侵略问题
国际问题
英军葡军必须撤出台湾问题:
解放战争遗留问题
内政问题
可以保留军队胡志光(1941——)文成县玉壶镇人 荷兰侨领,1997年7月1日代表旅荷侨胞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请说一说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1、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2、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3、“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
4、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
5、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基本国策伟大任务谢谢指导!同步检测
1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
A 两种社会制度 B 两种法律制度
C 两种管理制度 D 两种军事制度BA练习1.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的方针是在 ( )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联合声明》中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2.“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翻度
3.《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
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方
法……,”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D.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4.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中不同意
A.用和平方式收回香港主权
B.实行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C.用主权换治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5.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签署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5年 B.1984年、1987年
C,1987年、1997年 D.1987年、1999年
6.《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澳门地区 50年不变的是
①外交制度 ②经济制度 ③军事制度 ④生活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2000年12月20日
8.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表现有
①仍然处在隔绝状态 ②开始了民间交往
③“三通”限制放松 ④回大陆人员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有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③“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
④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