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之乡愁》公开课课件(3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之乡愁》公开课课件(3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8 20:43:22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乡愁余光中“乡愁”一直是文人骚客的创作主题之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中出现了一大批思乡主题的杰作。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乡
愁余

中余光中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 作家,在海峡两岸及全球华文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出版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 《莲的联想》(1964)、 《在冷战的年代》(1969)、 《白玉苦瓜》(1974)、 《紫荆赋》(1986)、 《守夜人》(1992)等。 回忆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诗歌鉴赏听读朗读品读拓读朗诵的基本要求:? ①语速——稍慢? ②感情——忧郁深沉? ③重音? ④节奏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乡愁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离开大陆对故土的眷恋? “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历代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意识”。主题美乡愁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思母亲思妻子思母亲思家国以时间
为序,
感情逐
步升华就是作者为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所借助的事物。简而言之,就是作者的情感载体。? 意象意象美 比如: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三个意象的简单排列组合,使我们感受到的是落
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
心中凄凉断肠的情怀,
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凄
凉、哀婉的意境。? 乡愁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意象美距离感空间死生深深的哀愁意象明朗集中,
丰富含蓄,组合
递进,诱发读者
联想,概括了诗
人漫长的生活历
程和对祖国的绵
绵怀念。 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1、统一: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均衡对称。四节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2、变化:长句短句错落变化,使诗歌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活泼流动而又生机蓬勃。
音乐美 1、“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2、四节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全诗低回怅惘,如怨如诉。音乐美3、“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情而美的恋歌。
小结听音乐,
体会情感比较阅读:阅读席慕蓉的《乡愁》,看看它与余光中的诗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比较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祖籍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 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不如余诗深刻。 拓展欣赏《乡愁四韵》
余光中
唱词作业1、收集余光中的作品,制作一本小册。
2、就收集到的作品,任选一首,写一篇短评,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