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人数达三十万以上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南京
2.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A.抗日救国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3.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请判断这是哪一战役 ( )
A 卢沟桥战役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4.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一切。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周恩来
5.“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
A.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6.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沦陷
7.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创作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沦陷
8.某同学在研究一历史事件的时候,发现该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抗战胜利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成立
9.“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
B.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
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0.1937年12月,古老美丽的南京城曾经被侵略者变成了“人间地狱”,城内尸骨堆积如山,雪流成河,制造这一暴行的侵略者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11.某班正在开展辩论赛,正反方的辩题分别为“释放蒋介石”、“除掉蒋介石”。请问这个班正在辩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四一二政变 D.七七事变
12.“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以实际行动唱响这首战斗歌曲的是
A.八路军一一五师 B.十七路军 C.二十九军 D.东北义勇军
14.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面下令东北军“不予抵抗”,一方面向国际联盟申诉,但国际联盟最终没有对日本采取任何措施,放任日本对华侵略,这充分说明国际联盟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
B.维护世界和平的工具,但是它对于日本毫无办法
C.只维护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
D.它是二战后被帝国主义操纵,维护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15.“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16.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A.九一八事件 B.西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7.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蒋介石主动做出了让步
C.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D.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
18.著名作家藏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人史册的将领是
A.佟麟阁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怀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李鸿章等要求在军事、外交之外,应对日本展开经济封锁。李鸿章说:“倭土货多赖华销,应檄行各关暂停日本通商。”
材料二:1919年,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因被迫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人重新掀起抵制日货了浪潮。
——均摘自《抵制日货——购买力筑就新长城》
材料三:对于仍在享受安宁的家庭生活的人们,我要将处于战乱中的中国妇女的心声带给大家。如果你们想避免正降临在中国的灾难,避免你的亲人和同类惨遭杀戮,请抵制日货。
——1937年12月宋美龄演讲
材料四:许多商品不再是单纯的日本货,而变成了多国籍产品,我们的很多国货可能它的核心技术就来源于日本,而许多日本品牌产品恰恰在中国生产,因此盲目地抵制日货可能首先伤害到我们自己。其次,极端的行为也会动摇其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抵制日货运动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抵制日货的要求分别起因于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抵制日货的要求起因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什么运动?
材料四中的观点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在不同时期抵制日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抵制日货这一行为,谈一谈你的看法。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材料二
下图是2015年9月3日,我国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大阅兵。这是中国首次提出把中国的抗日战争视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实力和必胜信念,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材料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43年,但中日两国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有历史的认知问题(侵华战争),有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现在日本高调炒作南海议题,借南海问题孤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希望日方言行一致,切实正确认识和对待侵略历史,深刻汲取历史教训,走和平发展道路。日本只有诚实面对过去,才能真实拥有未来。
据材料一反映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做为东方主战场,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③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侵华真相的事实,并升级领土争端。请结合材料及时事谈谈你的看法。
21.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然而日本屡次错误的选择,为中日两国人民、两国关系发展带来了伤害、蒙上了阴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经的选择】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摘编自《村山谈话》
(1)“国策有错误”之下,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2)面对日本错误国策之下的错误之举,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选择?请简单评析中国政府的这一选择。
【现在的选择】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与此同时,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出于“国会事务”考虑为由,拒绝出席“9?3”纪念活动,且其任内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摘编自新华网
(3)结合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你认为日本首相是否应来参加“9?3”纪念活动?为什么?
【未来的选择】
若要“不走错人类社会通往和平与繁荣的道路”,你认为日本政府首先要做到什么?
22.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9分)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甲午战争给中国代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材料三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摘编自新华网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结合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2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5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2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反思一“败”一“胜”,回首中日关系发展的脉络,更能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图三 日本唐招提寺的鉴真塑像
【各自探索】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侵略抗争】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中日两国历史上哪一友好交往的史实?分当时中国处于哪一朝代?
问题二:材料二、三反映了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各自进行了哪一探索?概括中日两国的探索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问题三:经历过改革后的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
问题四: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为什么依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给了日本?
问题五: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问题六:以史鉴今,请谈谈你对发展中日两国关系有何建议?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B 6.C 7.A. 8.D 9.B 10.B 11.B 12.C
13.C 14.A 15.C 16.A 17.D 18.C
19.(1)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3)经济全球化(4)维护主权,让抵制日货成为习惯,让购买国货化作永恒…思想积极、健康,符合题意即可。
20.①变化:从敌对到建立外交关系。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
③不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1.(1)侵华战争。
(2)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中国政府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中日民族矛盾以上升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应来参加,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纪念活动的目的旨在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日本政府有必要对此表示诚挚的歉意与和平的诚意。
或:不应参加,日本是侵华战争的战败国,是战犯;安倍政府一意孤行,多次参拜靖国靖国神社,是拒绝承认侵华战争、否认侵略历史的表现,也没有资格参加。
(4)承认并反思侵略历史,真诚地为侵略历史道歉,真正地做到以史为鉴。
22.(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九一八事变;不抵抗。
(3)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可让后人牢记历史,并从苦难的痛感中,倍加珍视和平,不断推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5)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
23.
(1)鉴真东渡;唐朝
(2)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中国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各方面向西方学习。
(3)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4)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
(5)中国军民抗战八年的浴血奋战;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与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6)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日两国要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往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