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键盘一家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键盘一家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1-29 09: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键盘一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键盘。
2.了解键盘操作指法。
技能目标:1.学会中排键的操作指法。
2.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打字习惯,培养学生相互竞争勇于进取的精神
2学情分析
这次的教学活动是在学生接触键盘的第一节,因此本节课要求学生一定要摆好姿势,双手放基本键用规范的指法,在上课过程老师有必要渗透这方面的要求。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问好动,对实际操作活动游戏教学法提高的兴趣,在快乐学习中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中排键练习
教学难点:正确的打字姿势和键盘操作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热身活动
先自我介绍,黑板上写下姓,说老师姓:孙,孙悟空的孙,大家可以叫我孙老师。
师:孙老师今天也向陈老师了解过了,你们的电脑课都学习得很棒,可是你们每次上电脑课打着键盘,你们知道(手顺势拿起键盘)这键盘到底有多少个键吗?
大家可以猜一猜吗?
学生猜测键盘上键的个数……
师:现在标准键盘键的个数是107个。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块学习这标准键盘好不好。
生:好
师:上课
活动2【导入】二、新课导入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上课了。(互相问好)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啊?(打字)
那么打字要使用的工具是什么呢?
答案:键盘
活动3【讲授】三、知识构建
(一).分键区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过了,键盘上的键有104(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个那么多,这么多的键,老师光看就有点头晕了。哪一块地方是用来打字的啊?谁能告诉老师?
介绍主键盘区,随后把功能键区、小键盘区、编辑键区介绍了,简单说明其主要功能。
结论:分了键区,看键盘就不是一团乱麻了。
(二).学指法
小游戏:找字母
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场——主键盘区,键盘认识好了,现在我们要准备学习打字了。
在打字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报一个字母键,看看谁能最快找到它,找到了的立刻举手。
表扬学生眼睛尖。
发现问题:寻找字母不太方便。
如果按照字母顺序该多好啊,说明不按照字母顺序排键盘的历史原因(19世纪的古老的打字机,一开始是按照字母顺序的,但因为这样,打字的速度过快造成了按键经常卡住的现象,所以后来就打乱了字母顺序,为的是降低打字速度。)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使用现在这种排列的方式了,所以就一直沿用了下来。现在大家都还在用这种键盘,所以我们要学会使用这种键盘来快速地打字。
(三).认识基本键
人们很聪明,为了熟悉现在的键盘,人们制作了一个很漂亮的键盘,来供大家学习用。(展示课件彩色键盘)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谁能说一说,这个彩色键盘是怎么用的?
这个范围老师还是觉得有点大(利用课件把字母键圈出来,局部放大)
现在每个手指基本只需要控制三个键了。食指六个键,两个大拇指控制一个键
出示基本键放置指法。
提示:手指不一样长,所以要微微收起。
同桌相互检查,放对了没有,如果不对,帮他纠正。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手指是放对了,但是坐姿没有了……打字如果没有正确的坐姿,会很容易造成眼睛和腰背的疲劳,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病。
让我们看看电脑里的这位老师,你的身姿能跟她坐得一样漂亮吗?(人坐得有点歪斜,小窍门:正对空格键)
检查坐姿。
活动4【练习】四、过关斩将(指法练习)
(一).左手练习,右手练习。(由慢到快报)
注意事项:手指按下后要很快弹起,浮在键上。
中途打开“键盘一家”看着彩色键盘来按键。
(二).双手中排键顺序倒序练习。(由慢到快报)
注意事项:G和H的打法,基本键是“家”,出门要回家。
中途点开左下角写字板,直接看到打字效果。
(三).双手中排键+空格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倒中间练习。(由慢到快报)
(四).强化练习:听音频跟着打,看看能不能跟上。
(五).轻松一刻:活动一下,做做手指操
(六).最后强化:老师乱序慢报,同时巡回检查是否正确,每组派一个小组长帮助检查。
活动5【测试】五、一展身手
打开小游戏,测一测自己的成绩。
展示如何打开小游戏,如何运行。(输入start)
最后的分数在什么地方。
把自己的得分写在笑脸上
然后把写着你的名字和分数的笑脸贴到黑板的表格中
活动6【讲授】六、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打字、基本键、指法、坐姿等均可)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开始进入打字的学习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就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到电脑中去。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现在已经不止一种方式把信息输入电脑了。比如手写板、扫描仪等,甚至还有直接的语音输入,只要你对着电脑说几句话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文字了。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