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它们会生热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它们会生热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9 14: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
科学
四年级上册课时备课
课题
第20课
它们会生热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保温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知道某些材料保温的原理。
能力目标
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得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到科学的实验结论。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好习惯;相信自己的切身感受,但是更应该接受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
学生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在实际操作时做必要的记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架台、温度计;学生准备:橡皮筋、棉花、毛皮、实验记录单、冰块、热水袋。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修正
一、新课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季。师:冬天你穿什么衣服呢?师:为什么穿上这些衣服就感到暖和了呢?生:羽绒服会产生热量。生:保暖内衣会保温。生:帽子带上后,一会就发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生热
保温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一样,那么,穿棉衣感到暖和,是因为生热还是保温呢?到底哪个正确呢?我们怎样去获得正确结果呢?生:做实验。二、探究活动
衣服会生热吗 师:你想怎么做呢?生:把温度计插在衣服中,过一段时间,看温度计温度有没有变化?师: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别的小组可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各小组讨论一下,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各组交流一下实验方法。生1:我们准备把温度计放在一小堆棉花中,过一会儿,看温度有没有升高。
生2:我们组的实验方法与他们的相同,但是材料用的是毛皮。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修正记录
生3:我们组用棉布,方法与他们的相同。
生4:我们组设计实验与他们的完全不一样。我们用棉手套做实验。先把棉手套戴在手上,让它贴在脸上,感受一下它的温度,然后摘下来,放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再感受一下,看温度有没有变化。
师:实验设计的都很好。那么,我们做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师:根据你们的方法,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学生小组实验)师:下面,各组汇报一下实验现象。生:我们组是用棉衣做的实验,发现温度计温度总是20摄氏度,温度没有升高也没有降低。生:用棉花做实验,结果也是温度没升高也没降低。师:用棉手套的小组,也汇报一下实验现象。生:先把棉手套戴在手上,贴在脸上,感受一下它的温度,然后摘下来,放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再戴上,再贴在脸上,这样反复做好多次,也没感到温度有变化。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结论?生:衣服不会生热。三、探究活动:保温性能一样吗?师:刚才的实验我们验证材料不会生热,看来是具有保温的性能。那么,这些材料的保温性能一样吗?生:可能不一样。师:怎样实验呢?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热水,如果用它怎样做?生:先测一下热水的温度,接着把热水倒入塑料杯、纸杯、玻璃杯和金属杯中,5分钟后,分别测一下各个杯子的温度。师:温度计怎样放?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什么?生1:要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水的中部,液泡不要接触杯壁。生2:要手拿温度计的上部。生3:要在液柱不再上和下降时读出温度。师:还有没有需要注意的事项?生:读书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师:使用热水时,也要注意安全,小心别烫伤。实验时,要做好记录。请小组长上来根据你们的设计领实验材料。(学生小组实验)师:下面,汇报一下实验现象。生:开始时,热水温度是76℃,,5分钟后,塑料杯、纸杯、玻璃杯和金属杯中温度分别是71.5℃、70℃、67℃、60.6℃。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修正记录
师: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生:塑料杯保温性能最好,其次是纸杯和玻璃杯,金属杯最差。四、课外拓展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各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那么,各种材料的散热性能是否相同呢。课下,同学们可以探究散热器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材料保温性与散热性有什么关系?五、板书设计
第20课
它们会生热吗?生热
保温
保温性:金属杯
玻璃杯
纸杯
塑料杯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