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月有阴晴圆缺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5.2月有阴晴圆缺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9 15:0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2月有阴晴圆缺
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
2.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2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和规律。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导入。
教学开始,我便出示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快的进入本课的主题。
2.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认识月相,自主合作。
一、认识月相。
1.欣赏月亮图片。
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紧接着出示几张不同的月相图片,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对月相的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讨论:“你们认为月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讨论,可能得出一系列的结论猜想,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猜想进行分析。
二、设计实验,探索成因。
1.设计实验。
在学生完成对月相变化形成原因的猜想后。最后通过讨论决定采用模拟探究实验法。
2.出示实验报告单。
活动3【活动】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1.探究实验。
在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后,让学生按时自身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接着出示月相变化记录图。
学生通过扮演,地球上的人、用乒乓球代替的月球和用手电筒代替的太阳,来完成月相变化成因的探究活动。
2.得出结论。
(1)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2)任何时间月球都被太阳照亮半个球面。
3.观看月相形成动画。
接着出示月相形成原因的动画,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活动4【练习】课内练习。
1.课内练习“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2.了解近几年我国在探索月球上取得的成果。
(1)欣赏图片。
通过事例让学生知道奔月已不在是神话,看到我国取得的伟大成果而感到自豪,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看“嫦娥三号”发射视频。
通过观看短片,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再一次得到升华,并点燃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激情。
3.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人们把它改编成一首歌曲,音乐可以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吸引注意力、陶冶情操。21教育网
活动5【测试】课堂检测。
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状经常发生变化,我们看到月球的不同形状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依次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一个周期大约(29.5)天。
活动6【作业】课后延伸。
(1)请同学们搜集一首关于月亮的歌、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和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2)坚持连续一个月观察月相,记录月相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