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电表转呀转
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文字资料和科学图片中获取电能产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相关信息。
2、能根据问题制定好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计划,会对电能表正确读数,会识别并使用正确的计量单位。
3、能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并能够初步提出节能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进行科学调查以及提出改进意见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应用能量转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懂得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所用的电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产生的。
2、知道“度”是电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1度电就是1千瓦小时。
2学情分析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本课将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能进行更详细的学习。
3重点难点
1、知道生活所用的电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产生的。
2、知道“度”是电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1度电就是1千瓦小时。
意识到应用能量转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懂得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复习
师:很久没有见大家了,今天我又带着能量家族的成员来和大家一起研究有关能量的秘密。
师:还记得上回我们找到能量家族的哪个秘密了吗?(能量间可以相互转换)
那我要考考大家了。(出示幻灯,学生判断)真不错,看样子能量间的相互转换对大家来说不再是秘密了。
师:说起这么多的能量,大家觉得那种能量我们最熟悉?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能量——电能
【板书课题】电表转呀转
活动2【讲授】电来自哪里?
1、科技史教学
师:说到电,相信大家都用过,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要用到电呢?谁来分享下?
预测:手电筒、电瓶车、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
师:大家的生活经验真不少?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猜想:发电厂(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火力发电、潮汐发电……)
【科技史:伏打电池、法拉第与发电机】
伏打电池:
公元1799年,科学家伏打(伏特)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
法拉第与发电机: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于1832年发明了发电机,为后来的电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但因为当时发电机提供的电力并不比伏打电池提供的电力便宜,所以无法投入大规模应用。
师:直到1873年,大型的动能与电能转换装置的问世,才使电被广泛的使用。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发电厂生产出电后再通过各种输送聚到送到千家万户。
2、发电厂能量转换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发电站是怎么发电的?
(出示水力发电站图示和火力发电模拟器)
师:你能说说在发电厂的装置在工作时都有哪些能量在转换吗?
生:水力发电站是重力势能转换成机械能在转换成电能
生:火力发电是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再转换成机械能最后转换成电能
活动3【讲授】电的计量单位和电表的读数方法
1、认识电的计量单位
师:电是一种商品,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收费的吗?我这里有一张电的收费票据,大家能从上面知道什么信息?(出示电费单)
课件强调kwh和数量
1)介绍kwh
【板书】
1度电=1千瓦小时(字母表示:1kwh)
师:那我怎么知道我要交多少度的电费呢?有什么装置进行计数吗?
2)介绍电表以及电表的读数方法
师:你知道怎么读电表吗?
课件展示
2、环保教育:节约用电
视频《一度电能做什么》
活动4【活动】调查家里的用电情况
1、出示调查问题表,提出任务:
本周内哪天用电最多?用电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预测一个月内家里的用电量大约是多少?
家里使用了哪些用电装置,那个用电装置在一小时内用电最多?那个最少?
2、制定调查计划
指导:记录表的规范设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等等。
3、布置任务
学生按要求坚持做一周的调查,调查完以后,组织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