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地震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地震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9 16:30:25

文档简介

3.2地震 教案
1教学目标
了解地震现象及成因,知道地震是由岩层断裂所产生的震波引起的。 2、了解地震对大自然的危害,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科学探究】 能借助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断地震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 2、知道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乐于学习和宣传避震知识,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2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构造及地表形态会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搜集处理信息资料认识地震灾害,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的预测。分为四个活动: 1.了解地震的现象。 2.借助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的威力,推断地震的成因。 3.引导学生认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4.让学生了解地震自救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和搜集处理信息资料认识地震灾害,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的预测。 四、教学难点 借助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的威力,推断地震的成因。
4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模拟实验材料(筷子、毛巾、白纸),搜集有关地震的文字资料。 ⒉教师:水气球、泡沫块(一边厚一边薄,厚的是薄的2倍),课件(主要有五大板块构成:地震视频 、地震成因、地震危害、地震前兆、自救方法)。
5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地震
(一)导入新课
1、观看图片,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汶川纪念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们是否能想起什么吗?
(预设)学生:汶川大地震。
师:是啊,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8。0级地震,它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永远难以忘怀的伤痛 ,就在前两周,四川康定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地震。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
(预设)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震》。
(教师板书课题:地震)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
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地震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预设)生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生2: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3:地震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生4:地震时有什么现象?
生5:地震发生前,有哪些预兆?
生6: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生7: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们综合同学们的问题,今天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黏贴先准备好的用五个园形图片打印的灰色地球上的红色字体:现象、形成、危害、预测、自救,贴成一心形。)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地震现象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这是汶川地震时一游客在青城山拍下的,请大家仔细观察:地震时有什么现象?
课件:四川一游客用DV拍下地震当时恐怖的画面。
师: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预设)生1:树在摇动。
生2: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生3:发出巨大的声响。
......
师:那是哪个大力士发出这么大的力量,让高楼大厦都晃动甚至倒塌呢?
(预设)生1: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生2:板块碰撞等。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各小组回顾我们五年级学习的《地球的内部》一课知识,地球内部是怎样的?
(预设)生1: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3部分组成。
生2:地壳层主要由多组断裂的、大小不等的岩石块体组成。生3:地幔层(特别是上地幔)则主要是一些火热的岩浆。
生4: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认为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让大地震动。
2.研究地震成因
师:那么,我们来推测一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小组交流、猜测、汇报。
(预设)组1:地球表面受外界压力,断裂。
组2:地球内部运动对地壳岩石层产生压力,断裂。
组3:板块碰撞、板块挤压。
......
师: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吧,针对这些猜测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齐读)
(师讲安全教育后出示实验操作方法图片,并演示。)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预设)组1:毛巾先发生褶皱,然后爆裂开来。
组2:筷子先变弯曲,然后断裂,发出声响,手感到疼。
......
师(出示水气球):地球像这水气球一样,它是一个球体,地壳岩石层受到的力不是单一的,是很复杂的,除了内部运动产生的,还有地表外的,除纵向的还有横向的,除了压力还有拉力,我们把地壳岩石层受到的拉力叫张力。当它受到张力时会怎样呢?
(师指导学生做拉白纸的实验,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站起来拉)
生:白纸断裂。
师:现在你们能归纳出地震的成因了吗?(学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图片,指着图片讲解)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壳的岩石层在受到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这就是地震。
师: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师(出示一厚薄不一的泡沫块):同学们,我们知道地壳岩石层是厚薄不一的,现在老师用这块厚薄不一的泡沫块模拟地表,当我给它压力时,你们猜一猜,哪一边容易断裂?
(预设)生1:厚的。
生2:薄的
生3:交界处。
(师演示实验完毕,用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交界的四川龙门山脉做例子,讲解断裂带、地震带知识,提及日本、四川发生地震频繁原因。)
3、认识地震的危害
师:一根筷子在断裂时都会震疼我们手,几千米厚的岩石层断裂时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学生汇报。(预设学生能答,如不能,教师讲:唐山地震,死约24万人,伤约50万人,汶川地震死约7万人,伤约3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万亿)。
课件:地震的危害。
(师看着课件讲解):确实,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你看,震前的汶川,山清水秀,震后的汶川,一片狼藉,震前的北川,高楼林立,震后的北川,目不忍睹。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塌陷、桥梁断裂、铁轨变形、水坝开裂、海啸等。
师:这些还只是地震的直接危害,地震后还可能给人类带来次生危害,如: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师:那么,地震会不会给人类带来那么一丁点好处呢?
(预设)生1: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
生2:地震还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
师补充:地震还能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
4、认识地震的预测。
师:既然地震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危害,我们是否能想办法对地震进行预测,提前知道地震要发生了,减少灾难呢?
(预设)生:发明一种仪器来测。
师:你们知道有什么仪器吗?
(预设)生:张衡的地动仪。
课件:地震仪
师:确实,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但它不能预测地震,是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地震时监测出地震方位的,但这已经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关于地震的预测人类还在不断探索中,这项研究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同学们身上。
师:既然目前还没有仪器可以准确预测地震,我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预设)生:地震前兆。
师:课前老师叫你们下去查了资料,谁来说一说:地震前有哪些前兆?
学生汇报(唐山大地震前井水、动物、天气等异常)。
师:(出示课件):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井水冒泡、鸡上树、猪翻圈、老鼠出逃、癞蛤蟆满街跑 ......
师: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人们将地震前兆编成了顺口溜。
课件:地震前兆顺口溜。(配音,几个学生以童谣的语气读)
5.了解自救方法
师:地震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讲一种情况,展示一幅相对应的图片)
师:地震来临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见机行事,如果刚开始有一点晃动,我们要迅速有序地离开房屋,蹲到空旷的坝子里。跑的时候不要乘坐电梯,要远离高压线。
师:如果房屋已经开始掉泥沙了,我们还跑不跑?
生:不跑了。
师:跑不及了怎么办?
生:躲。
师:聪明。如果在学校,我们最好躲在桌子底下;如果在公共场所,我们就找有支撑物的地方蹲下;如果在家里,我们最好躲在卫生间等小屋子的角落里。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要保护好头部。
师: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轻易采取(课件:跳窗)这种方式。
(三)拓展延伸
避震演习:
师:同学们知道了不少自救方法,做起来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现场避震演习。
(四)情感熏陶,结课
课件:大灾过后,大爱无边
师:同学们,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我们人类是伟大的,地震来了我们不要怕,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终会人定胜天,我们会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越来越美丽。如今的汶川,焕然一新,非常漂亮,同学们有空可以去旅游。
课件32张PPT。《地 震》 模拟实验(注意安全)(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的成因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壳的岩石层在受到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这就是地震。 震前的汶川 震后的汶川 震前的北川 震后的北川震前的映秀镇震后的映秀镇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塌陷铁轨变形桥梁断落水坝开裂海啸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为地震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地震时如何自救1/6
? ?
1/6
市民在街上行走时:?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玻璃碎片,水泥碎块和广告招牌等,可能掉下来会砸伤或砸死人,因此在街上行走时发生地震,最好将自己的随身包袋或柔软的物品放在头上,当手上没有任何物品可以抵挡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保护的准备,千万千万记得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等易坍塌的物体,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如广场,公园)躲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