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从“南橘北枳”说起 课件+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1.2从“南橘北枳”说起 课件+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9 16:06:43

文档简介

1.2从“南橘北枳”说起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调查了解水果出产的地域性,并能初步类推理解各种植物都生存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里。
2、能根据身边一些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3、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视频的观察学到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2、运用分析的方法探索大自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情分析
1.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调查,然后上课教师引导进行归纳。 2. 学生对南北方的水果了解一些,不过因为我们生活在北方,对北方的水果了解甚多,而对南方水果的产地了解甚少。 3. 本节课的一大障碍是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较单一,多数都是回家询问家长,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来搜集资料。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能根据身边一些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2、学生观看橘和枳的照片。
3、提出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当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呢?
学生猜想。
5、联系到身边可以找到的水果——它们都是本地生产的吗?是不是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呢?
6、让我们通过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来开始研究吧。
活动2【活动】二、活动    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1、出示课前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的调查表。
2、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3、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4、4、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5、得出结论: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
6、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进一步探讨植物具有地域性的原因。
明白: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②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不一样,这决定了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③植物对这些要素需要的特殊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④各地的环境决定了当地植物种类的分布。简单的说,也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习性的植物,环境也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区域性分布。
7、结合教材第8页图片上的植物,帮助学生理解指南车信箱中所介绍的“择地而居”的知识。
活动3【活动】三、活动    它们来自哪里
1、提出问题:现在,人们根据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移植植物。观察我们周围的植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它们来自怎样的地区,并说一说做出推测的理由。
2、学生讨论。
3、交流各自的推测。
活动4【练习】四、布置作业:
1、有些植物的原产地,学生难以进行判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去查证。
2、说一说:你还知道其他植物适应环境的事例吗?请说一说。
活动5【导入】板书设计: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择地而居”的植物
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课件12张PPT。从”南橘北枳”说起湘版6上1单元2节.ADA阅读:”南橘北枳”引发的思考<<晏子春秋.杂下>>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记载。为什么淮南橘树在本地能结出香甜的果实,移栽到淮北后,果实却像枳一样酸苦呢?阅读:”南橘北枳”引发的思考我们平时吃的水果都是本地出产的吗?
它们的产地分别是哪里?填写调查表,按产地将它们分类
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来自北方的香蕉?为什么?按产地的不同,替常见水果分类阅读:“择地而居”的植物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有:(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热带雨林沙漠植物寒带针叶林湿地植物阅读:“择地而居”的植物热带雨林沙漠植物寒带针叶林湿地植物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适应不同的环境。植物的习性是适应环境中形成的。阅读: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动物的生存受环境影响,动物的身体特征必须适应环境。阅读: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性必须适应环境,
如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可以适应气温变化。阅读: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性必须适应环境,
如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可以适应气温变化。非洲角马迁徙鸟类迁徙阅读: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性必须适应环境,
如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可以适应气温变化。鸟类的形态特点怎样适应环境?鸟类的形态特点怎样适应环境?留心观察身边更多生物,它们是怎样适应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