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第6课
鸿门宴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玉玦 抉择 诀别 联袂起舞
B.刀俎
狙击
趔趄
令人沮丧
C.目眦
髭须
訾议
龇牙咧嘴
D.承诺
兰若
偌大
招惹是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
B.不如因善遇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C.沛公则置车骑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D.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道芷阳间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朝济而夕设版焉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张良出,要项伯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秋毫不敢有所近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②今者有小人之言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日夜望将军至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①②⑤
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大王来何操”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此亡秦之续耳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6.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描写了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
D.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良曰:“长于臣”
B.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9.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遇事缺乏考虑:当听到沛公想在关中称王后勃然大怒,意欲发兵攻打刘邦;当听到项伯的劝解又怒气全消,答应了项伯的请求。
B.范增头脑清醒:通过刘邦前后做事的变化,他判断出刘邦志向高远,何况刘邦手握十万军队,实力不容小觑,因此劝项羽赶紧攻打刘邦。
C.张良善于周旋:项伯让他逃走时,他说替韩王送沛公,不能离去;当刘邦问怎么和项伯有交情时,详细解释消除刘邦的疑虑。
D.刘邦善于收买人心:当他得知项伯前来告密时,先是亲自迎接,与之兄弟相称;后又与之约为儿女亲家,让项伯死心踏地地为他办事。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译文: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从百余骑
从:跟从
B.项羽既飨军士
飨:犒劳
C.项伯常屏蔽之
蔽:遮挡
D.与沛公有隙
隙:隔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焉用亡郑以陪邻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高帝笑而起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⑤哙乃排闼直入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群臣束手无策。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译文: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译文:
第6课
鸿门宴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A项,“袂”读mèi,其余读jué;B项,依次读zǔ/jū/qiè/jǔ;C项,依次读zì/zī/zǐ/zī;D项,依次读nuò/rě/ruò/rě。
2.C【解析】A项,均为“道歉”;B项,均为“对待”;C项,前为“放弃”,后为“放置”;D项,均为“从小路”。
3.B【解析】B项,“倍”通“背”/“要”通“邀”;A项,“距”通“拒”/无;C项,“蚤”通“早”/无;D项,无/“卒”通“猝”。
4.D【解析】①婚姻:古指儿女亲家,今为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②小人:此指搬弄是非者,古今义同;③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④日夜:日日夜夜,古今义同;⑤细说:古指小人的谗言,今意为详细地叙述;⑥鱼肉:此指鱼和肉,现指鱼的肉。
5.B【解析】B项与例句皆为宾语前置句,A项为被动句,C项为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6.刘邦圆滑的表演 张良机智的安排 樊哙忠勇的行为
【解析】补写句子时注意:选取《鸿门宴》中的人物,紧扣人物特点,采用偏正结构的短语。
答案
7.C【解析】当:对等,比得上。
8.B【解析】B项,均为介词,给,替;A项,介词,对,向/介词,比;C项,动词,到/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介词,把/介词,因为。
9.D【解析】“亲自迎接(项伯)”说法错误,原文是“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10.(1)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或“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2)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11.A【解析】从:率领,使跟从。
12.A【解析】A项,介词,由,通过/副词,趁机;B项,都是连词,来;C项,均为代词,没有人;D项,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13.C【解析】①是介绍樊哙跟随刘邦进攻胡陵、方与的事;⑥是樊哙等人劝谏刘邦的恳切态度。排除有①⑥的选项即可。
14.D【解析】“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不正确,原文中“岂自知附骥之尾”的意思是“依附他人而成名”。
15.(1)这天如果没有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或“危险了”)。
(2)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我和樊哙的孙子樊他广有过交往,他和我谈的高祖的功臣们开始起家时的事迹,就是以上我所记述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