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指挥窗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认识桌面,能够准确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窗口中“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1、通过对窗口的操作和比较,发现窗口的基本特征;
2、学会使用窗口中“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能够熟练地移动、缩放窗口。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观察、比较的学习习惯。
3、通过故事,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2学情分析
本课和第2课《装扮桌面》都属于小学信息技术中操作系统的知识模块。学生经过三年级上册的学习,对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的基本元素、基本概念已有了感性认识,已经了解了窗口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等,掌握了三个控制按钮控制窗口的方法,所以学习本课窗口的缩放、移动等知识点应该不算困难。
三年级学生来对计算机永远充满新鲜感,但他们的兴趣不是真正的学习,而是玩游戏,所以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要抓住这个优势,让学生学得开心,寓教于乐,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把教学目标溶于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运用鼠标进行窗口的移动、放大与缩小等操作。
(二)教学难点:掌握多窗口环境下的文件打开操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大家有没有玩过找茬游戏?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找茬游戏好不好?在玩游戏之间大家必须要通过几个小小的测试。
活动2【讲授】认识桌面
计算机开启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叫桌面。这个是一个桌面,主要有几部分组成,你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吗?[展示课件(桌面的组成部分)学生回答:图标、开始按钮,开始菜单、任务栏,……开小火车形式回答两遍,一边用课件展示)
活动3【讲授】认识windows窗口
打开了一个文件时,实际上就是开启了一个窗口。一个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教师展示写字板《游戏指南》窗口。学生回答:标题栏、菜单栏、滚动条、最大化按钮、最小化按钮、关闭按钮……(课件展示,一学生再回答。)
活动4【活动】窗口精灵,轻松指挥
通过窗口中的这几个按钮,利用找茬游戏来指挥窗口。请同学们打开找茬文件夹,用画图软件打开两张图片,(教师演示打开图片)图片怎样摆放最方便进行找茬。
学生打开图片,尝试窗口的移动、缩放等操作,学生演示
自主学习,圈出图片中的不同点。参考书P3“教你一招”完成两张图片的并排在一起。(课件展示教你一招)
请同学们在找不同的时候思考一下为什么会不同?
活动5【活动】找茬游戏,意在调整
找到一处、两处、三处不同点的学生分别举手。
1、为什么标题不同?说明打开是两个不同的文件。
2、为什么两个窗口的按钮的颜色不同?
单击两个窗口,当前操作的窗口颜色深一些,说明是活动窗口,另一个就是非活动窗口
3、为什么中间一个按钮不同?说明这两个窗口的状态不同,一个是还原状态,一个是最大化状态。
活动6【活动】课堂延伸,探索不断
刚才同学们通过找茬游戏学到了指挥窗口的本事。请你利用鼠标的拖动、双击、右击等对标题栏上除三个按钮以外的其他操作,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汇报
教师讲解
1、双击(最大化),再双击(还原)
2、向上拖动(最大化)、向下拖动(最小化),向左拖动(窗口在左半边)向右拖动(在右半边)。
3、击右键:有还原、最小化、关闭等操作。
4、鼠标指向标题栏前的图片相当于关闭。
活动7【练习】练习操作,巩固新知
打开文件夹《一根老虎毛》,把4张图片按故事的先后顺充排列好,并用“画图”中的工具标上序号。在练习中强调先启动“画图”程序,然后用“画图”程序打开图片,完成以后一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打开文件夹《一根老虎毛》,把4张图片按故事的先后顺充排列好,并用“画图”中的工具标上序号。在练习中强调先启动“画图”程序,然后用“画图”程序打开图片,完成以后一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在继续找茬中结束课程。
课件10张PPT。指挥窗口图标开始按钮开始菜单任务栏桌面图标开始按钮开始菜单任务栏桌面标题栏最小化关闭最大化(还原)滚动条窗口图片的打开方式1、右击图片——打开方式——画图 或
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附件 ——画图
2、当窗口不是最大化时,鼠标指向窗口的标题栏,拖动鼠标可以移动该窗口。
教你一招 当窗口不是最大化时,指向窗口的边框或四个角落,是鼠标指针变成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了。教你一招 当窗口不是最大化时,指向窗口的边框或四个角落,是鼠标指针变成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了。试一试 打开图片“找不同1”,“找不同2”,适当调整窗口大小,使这两个窗口能在桌面上同时显示,并圈出图片中的不同点,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探一探 请你利用鼠标的拖动、双击、右击等对标题栏上除三个控制按钮以外的其他操作,你能发现什么?练一练 打开《一根老虎毛的故事》把这4张图片按故事的先后顺充排列好,并用“画图”中的铅笔工具标上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