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音乐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音乐会》的歌曲情绪,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2、能轻声跟随音乐哼唱,并唱准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的时值。3、在欣赏过程中探索身边的声音并合作参与编创。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歌曲《春天音乐会》欢快活泼,朗朗上口,歌词中几个拟人的角色十分生动形象。孩子们在聆听时更容易融入歌曲当中。敲敲打打、蹦蹦跳跳的形式就如同带入了大自然当中,音乐与自然的巧妙联结,彰显音乐的魅力,也让孩子们更加喜爱大自然,也更加愿意去探索生活中与音乐可以联结的事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并融入情境合作参与编创活动。
教学难点:掌握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的演唱时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设置Ⅰ——我们来听音乐会
宣读观看须知以及音乐会表演者
活动2【活动】情境设置Ⅱ——我和演员来互动
①初听歌曲并讨论: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觉?
每一位演员他们是如何表演的?
②接龙哼唱每位表演者的声音
③随歌曲进行简单的节奏律动
活动3【练习】情境设置Ⅲ——我们也是小乐手
①学习节奏:XX XX X 0 ︱ XX 0X X 0︱
②播放视频,邀请加入乐手行列
③寻找身边的乐器并尝试合奏
④打击乐器大合奏
活动4【活动】内容扩展
邀请新的四位乐手来参与音乐会
例:青蛙唱歌——呱呱 0呱 呱 0 蜜蜂采蜜——嗡嗡 0 嗡 嗡 0
小鹅戏水——嘎嘎 嘎嘎 嘎 0 小河流水——哗啦 啦啦 啦0
①新词创编接龙
②运用创编的新词并运用乐器表演唱《春天音乐会》
课堂小结
用今天我们学到的节奏来结束这场音乐会:同学们再见! 老师 0再 见!
课件14张PPT。1.在入场口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以避免欣赏音乐时您的手机铃响引起众人侧目的尴尬。
2.音乐会开始后要保持安静,严禁吸烟、吃零食、嗑瓜子或嚼口香糖。
3.在音乐会演出中,请不要走动或与旁人交谈。即便只是轻声交谈也会打扰其他听众的欣赏,影响演员的表演情绪。
营造文明赏乐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音乐会上都有谁?歌唱家——春雨演奏家——春风观众——春水鼓手——春雷指挥家——春笋唱歌弹琴打鼓鼓掌指挥家→春雨→滴答 滴答→春风→沙沙 沙沙→春雷→轰隆隆隆隆→春水→哗啦啦啦啦→春笋X X 0 X X 0︱ X X X X X 0 ︱沙沙 沙 沙哗啦 啦啦 啦滴答 滴 答轰隆 隆隆 隆X X 0 X X 0︱老师 再见!X X X X X 0︱
同 学 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