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浩瀚宇宙 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认识浩瀚的宇宙。
2、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4、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5、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了解了太阳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宇宙,了解太空。由于前面的课程已经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兴趣比较高。因此,本课利用班班通设备直观展示,让学生理解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关系,进而了解人类为探索宇宙进行的努力,以及所发明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教学导入
板书课题,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浩瀚来形容宇宙?(很大)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到现今人们所认识的宇宙吧
活动2【导入】二.阅读讲解“银河系”
1.学生读图文、出示银河系图片,让学生欣赏。
2.分析:银河系的形状;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
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构成银河系的每一颗恒星就是一个“太阳”,而且其中有很多比我们所说的太阳还要大。用比喻让学生理解银河系的大小。
2.认识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光年
组织学生计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照这样计算,1光年大约为30万×60秒×60分×24小时×365天=94608亿千米
活动3【导入】三.阅读讲解:河外星系
1.指导学生认识大麦哲伦星云与仙女大星系,明白它们是和银河系一样大小的恒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两个河外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只在南半球才能看得到。
2.阅读了解银河系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每一个河外星系都是由上千亿颗恒星构成的。
3.认识总星系: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即总星系是银河系和河星系的总称;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让学生理解课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用浩瀚来形容宇宙?
活动4【导入】四.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1.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天体系统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怎样?
2.画出表示已知天体层次关系的示意图
3.学生展示、解说自己画的示意图,并听取同学的意见,展开评价。
活动5【导入】五. 漫漫探索路
1.学生阅读图文,了解相关探究过程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使人们看到了更远的天空,开创了用望远镜观察宇宙的新时代。
学生阅读、欣赏P45页图文,说说各种天文观测工具。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天文观测工具,请学生欣赏后说说各自的优点。
2、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学生说说有哪些探索种类)
2.引导学生了解:目前能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离我们约150亿光年。人类对宇宙的构造和发展的认识,正在日益加深。人类探索宇宙的研究近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请大家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新活动动态。
活动6【导入】课堂小结
请学生说说本课了解了哪些知识,小结本课内容,并与大家分享自己所最感兴趣的部分。
活动7【导入】课后作业
一、填空
1、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 )星集团。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 )颗以上。2、( )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1光年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经历( )年所走的距离。因此:1光年=( )亿千米3、银河系的直径约( )光年。4、目前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达到( )光年。5、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现存的古天文台遗址(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6、公元10世纪的中国(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图之一,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7、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 )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使人们看到了更远的天空,开创了用望远镜观测宇宙的新时代。
二、动手做做看:
用示意图表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与总星系的关系。
课件38张PPT。浩瀚的宇宙夏季,一条朦胧的光带横贯天空就是( 银河 )银河系侧视图银河系侧视图
银河系俯视图1、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 )亿颗以上。此外还有各种类型( )、
( )和( )。
2、我们的太阳系也在( )里。 光年: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少千米?(光的速度为30万千米/秒) 1光年=300 000千米/秒×3600秒/小时
×24小时/天×365天
= 千米
1光年≈ 万亿千米天文学上,把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定为一光年。 银河系读一读直径:( )光年
厚度:( )光年
从地球到银河系的中心大约需要 ( )光年。10万20002.8万 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被称为( )简称( )。目前已发现约( )个。填一填大麦哲伦星云仙女大星系你能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的关系吗?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中国古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 1609年,伽利略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开启了用望远镜观察宇宙的新时代。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看得更远。 伽利略望远镜观察到的天体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仙女座星系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的超新星爆炸图 射电望远镜
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观察到的星云图难忘的太空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上载有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意味着我国航空事业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这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载入天空。飞船在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航天员成功执行第一次手动对接。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授课教育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意味着中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未来中国航天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3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 送入轨道。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玉兔号探月车在月球上首次软着陆 ,为中国航天员登月打下基础。 难忘的太空人我国明朝人万户是人类
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难忘的太空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难忘的太空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难忘的太空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
牺牲的太空英雄课后作业:1、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星集团。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颗以上。
2、( )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1光年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经历( )年所走的距离。因此:1光年=( )亿千米
3、银河系的直径约( )光年。
4、目前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达到( )光年。
5、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现存的古天文台遗迹——
(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6、公元10世纪的中国(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7、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 )颗。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 )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使人们看到了更远的天空,开创了用望远镜观察宇宙的新时代。
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