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咏鹅》,体味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鹅悠闲自在的形象。
2.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演唱《咏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2.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常规训练)
发声练习
1
2
3
4
︱
5
-
︱5
5
︱5
-︱
5
4
3
2
︱
1
-
︱
小鸭
在
唱
歌,
嘎
嘎
嘎
嘎嘎
嘎
1、视唱旋律
师:《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小朋友学过吧,满是荷叶的池塘里来过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今天荷叶圆圆的池塘里又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它非常高兴唱着歌,它是谁呢?(小鸭子),我们一起来分享小鸭子的快乐。
老师教唱上面的旋律,学生唱,跟琴伴奏唱
2、发声练习
加上歌词,老师唱前两小节,同学们唱后面三小节。随音阶从C大调往上唱再下行,最高音到C(教师提示学生口型张开,笑肌抬起,有表情的演唱)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鸭子的好朋友也来了,他们经常在一起玩,猜一猜它是谁呢?
谜面: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脚蹬红靴子,唱歌儿伸脖子”打一动物。
生答谜底:鹅
2、师:同学们看到鹅,你能想到哪首古诗呢?谁能来朗诵一遍。
(指名朗诵《咏鹅》)
师: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黄国群先生为这首诗谱了曲。
三、初步学习歌曲
1、整体感受歌曲
欣赏歌曲《咏鹅》,说说歌曲中的鹅给你留下了什么映像?
2、观察歌谱的左上角,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速度怎样。再听一次歌曲,用四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强—弱
师带着学生拍手感受。
四、深入学习歌曲
1、理清歌曲演唱顺序,巩固反复记号的认识
(1)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反复记号在哪里。学生听录音小声模唱,眼睛看歌谱,在反复记号的地方,老师提醒学生反复。
2、学唱歌谱
(1)复习学过的音符宝宝。0
1
2
3
5
6,1-
2-
5-
6-
(2)师生接龙唱歌谱。学生主要唱二分音符的地方
(3)师生分工并合作演唱歌谱
加上第一部分加结尾处6
1
2
3
︱
,第二部分结尾处加上
21
61
︱
21
62
3、按节奏朗诵歌词
同学很喜欢朗诵,我们一起按节奏朗读歌中的两句歌词,说说他们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老师教读,
鹅
鹅︱鹅
0︱曲项
向天︱歌
-︱
鹅
鹅︱鹅
曲项︱
向
天︱歌-︱
在唱歌曲的时候要注意这两种情况。
4、唱歌曲,唱准歌曲的音准及节奏,一边唱一边划拍。
(1)跟老师小声唱一遍
(2)跟着伴奏唱一遍
(3)师生接龙
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每组演唱一次,最后一遍齐唱。
5、处理情绪
(1)观察鸭子出现前湖面的情况
鸭子出现前,湖面很平静,鹅在湖里很悠闲的玩耍,轻声细语聊天。我们别去惊扰他们,打扰他们。所以演唱时力度弱一点,声音不要太大,以免破坏这种宁静。
演唱第一遍第一部分。跟老师一起轻唱、加动作。
(2)观察鸭子出现以后湖面的变化。
鸭子出现以后,池塘一下热闹起来,因为好朋友来了,鹅高兴得昂首高歌,手舞足蹈的扑腾起来。我们应该怎么演唱。(声音大一点,力度强一此。表现鹅的兴奋和激动。演唱一遍第二部分)
跟老师一起轻唱、加动作,我们可以加上动作让自己唱得更准确。
(3)
结尾
我们在演唱最后一句的时候,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一群鹅慢慢游远了,演唱的时候稍慢,声音逐渐弱下来。
5、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听录音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6、学生表演
(1)可以有表情的唱
(2)可以加上动作进行了表演唱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感受了歌曲的美,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歌曲把古诗的意境衬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