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唱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动物唱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29 17: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动物唱歌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小动物唱歌》
教材分析
《小动物唱歌》是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一节歌表
演课,它是一首简单、活泼而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整首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四个小节组成,而且前三个小节的旋律和歌词完全相同,易于学生识记。歌曲中采用了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在感受小动物们欢快的心情同时分辨声音的强弱。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听唱能力打下基础。从而达到第三单元的单元总要求: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他们大都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都有一定的基础,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表演能力相对上学期而言有一定的提高。从学生整体来讲,相差不明显。要加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律动游戏中用不同小动物的动作来进行歌词与动作的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感受歌曲中的“f”和“p”两种音乐力度记号,并能用歌声表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演唱歌曲,分辨清楚“真快乐”旋律的不同,并唱准它。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3.歌曲中的弱起小节,2与1两个音的对比。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动物头饰等
教学流程
组织课堂,同学们听《小雨沙沙沙》进教室 随之律动,做歌表演 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导入:
师: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暖和了,看、小动物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你能跟他们打招呼吗?(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同学适合创设情景来教学,使每位同学很快的进入学习的角色) 出示课件:牛、鸡、青蛙、羊、猫、狗 新授课:
教师指导动物模仿的小游戏请学生用小动物的语言打招呼,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 节奏游戏:
(1)4/4 × × × × ︱ × × × — ︱
小 动 物 在 打
招 呼
(2)4/4 ××︱× × × × ︱ × × × — ︱
许多 小 动 物 在 打 招 呼 小动物们聚在一起会做什么呢?听歌曲,猜一猜。 对了,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唱歌呢,听,这是谁在唱歌? 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听范唱,生回答问题。
听歌曲,小动物们是怎样唱的? 强 弱 随歌曲模仿演唱小动物的叫声,唱出强弱对比。 按节奏朗读歌词: 弱化“许多”强调“小” 再听歌曲,用拍手、跺脚、撵指等方式为歌曲伴奏。 用打击乐器伴奏:响板 串铃等
× × × × 响板 串铃 串铃 串铃
随伴奏唱,在“真快乐”处拍手 8.各种形式唱歌曲:
采取小组唱、男女生对唱,师生接龙唱、一人唱大家接唱的演唱形式。 即兴编演播放音乐指导学生即兴创编动作 请生表演
师生一起进行动作整合,形成一套全新的歌表演 随音乐完整进行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小组创编随伴奏演唱新创编的歌词
(六)小结
对本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记事的表扬与鼓励并教育他们,小动物们在大自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人不珍惜他们,随意破坏自然环境,使得很多动物都快要灭绝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从小学会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做一个善良的人。
板书设计
小动物唱歌1=C
4/4中速稍快
风趣地
3
2
||:1
1
1
3
4
|5
5
5
-
|
许多


物在


歌弱起弱化“许多”强调“小”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
理需求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氛围。我利用“小动物的美”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起他们对这首歌曲的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的叫声很熟悉也很乐于表现,所以课题导入较成功。
在活动中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这种激励机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本次课的不足之处也很多。一节课上这两个内容有些多,学生两个内容体验和表现的时间都有限,歌曲的弱起也很费劲,应该把两个内容按主次分开,可以第一课时学习体验音的强弱,让学生联系生活多体验,多用打击乐器创造生活中的声音,第二课时学习歌曲,并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按歌曲上的要求把强弱的地方唱好,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