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3.2.1 钠的化合物 课时同步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3.2.1 钠的化合物 课时同步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30 14: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钠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Na2O、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2
mol电子
2.(双选题)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C.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碱性大于NaHCO3溶液的碱性
3.某无色透明溶液加入Na2O2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          
B.Mg2+
C.Ba2+
D.Fe3+
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该物质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7.标准状况下,将5.6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得到4.48
L气体,则这4.48
L气体的质量为(  )
A.8.8
g
B.6.4
g
C.8.2
g
D.6.2
g
8.(双选题)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饱和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会出现浑浊
B.NaOH、Na2CO3、NaHCO3均呈碱性,所以可以共存
C.在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CO3溶液无沉淀,再滴少量NaOH溶液出现沉淀
D.36.0g水投入6.2g
Na2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9.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10.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病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光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
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
12.2.3
g纯净物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13.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①WX+H2O+CO2↑
②Z+CO2―→X+O2
③Z+H2O―→Y+O2↑
④X+Ca(OH)2―→Y+Ca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以上4个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还原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反应④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以及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另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②小心煮沸溶液1~2
min;
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溶液?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下图。装置A中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溶液。可否
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________。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干燥管A中为块状白色固体,B中为淡黄色粉末,C中为白色固体,并将A、B、C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当打开活塞(Ⅰ)(Ⅱ)时,D中蜡烛火焰明亮;打开活塞(Ⅰ)(Ⅲ)时,D中蜡烛火焰熄灭;关闭活塞(Ⅰ)时,A中反应自行停止。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以下各问题:
(1)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B中的淡黄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化学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干燥管C中的白色固体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能
(3)若用实验装置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钠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C
【解析】A项,Na2O2与水反应除了生成NaOH外,还有O2生成,所以Na2O2只是Na的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Na2O2是淡黄色固体;C项,Na2O2与CO2反应时电子转移关系∶
,Na2O2中氧元素由-1价O变成了-2价O和零价O2;D项,1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2.
【答案】AC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NaHCO3小于Na2CO3,所以等质量的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n(NaHCO3)>n(Na2CO3),即产生CO2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NaHCO3的大,A项错误;物质的量相等的NaHCO3、Na2CO3与HCl溶液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Na2CO3是NaHCO3的两倍,则消耗同浓度HCl溶液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B项正确;NaHCO3溶液中HCO与OH-反应生成CO32-,CO32-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D项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
3.
【答案】B
【解析】在溶液中Cu2+、Fe3+均有颜色,故可排除A、D两项。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生成的NaOH与Mg2+反应产生Mg(OH)2白色沉淀,而不与Ba2+产生沉淀。故B项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4.
【答案】B
【解析】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它可能是金属钠,也可能是钠的化合物。但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后才能观察到,所以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否含有钾元素。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5.
【答案】A
【解析】CO2、H2O与Na2O、Na2O2均能反应,但与Na2O2反应时能产生氧气,因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O2也是气体,故CO2与Na2O2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产生,水与Na2O2反应则会产生气泡而有明显现象,A项正确,B项错误;在空气中加热Na2O2与Na2O的混合物,后者会转化为前者,C项错误;将两种氧化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后,均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而使溶液变为红色,但因Na2O2具有漂白性,最终会将变成红色的溶液漂白,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6.
【答案】D
【解析】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误;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误;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误;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7.
【答案】C
【解析】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前)=
=0.25
mol,n(后)=
=0.20
mol,Δn=n(前)-n(后)=0.05
mol,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应用差值法可得n(O2)=0.05
mol,故反应后的0.20
mol气体由0.05
mol
O2和0.15
mol
CO2组成,则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为0.15
mol×44
g/mol+0.05
mol×32
g/mol=8.2
g。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8.
【答案】AC
【解析】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在饱和Na2CO3溶液里通入CO2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因生成溶解度更小的小苏打而出现浑浊,A项正确,;NaOH与NaHCO3反应生成Na2CO3,NaHCO3与NaOH共存,B项错误;C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溶液中的较多离子为Ca+、HCO3-、Na+、Cl-,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HCO3-+OH-===CO32-+H2O,生成的CO32-与Ca2+立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C项正确;Na2CO3与水反应生成NaOH,其质量为8.0g,溶质质量分数为:w(NaOH)=
×100%=18.96%≈19%,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9.
【答案】A
【解析】设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CO2↑+H2O Δm(减少)
168    
 106       
62
x              
(w1-w2)g
解得x=
g,则样品的纯度为
=。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10.
【答案】B
【解析】③中因为NaHCO3溶液受热时NaHCO3不分解,只有NaHCO3固体受热才分解;⑥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Ba(OH)2溶液,都能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2NaOH+BaCO3↓,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1.
【答案】D
【解析】A项,陈述Ⅰ错误,治疗胃酸过多要用NaHCO3而不是Na2CO3;B项,陈述Ⅰ错误,酚酞在Na2O2的水溶液中最终呈无色;C项,陈述Ⅰ与Ⅱ之间无因果关系。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12.
【答案】C
【解析】由Na―→Na2O和Na―→Na2O2分别计算之。
2Na  ~  Na2O
2×23
62
2.3
g
3.1
g
2Na  ~  Na2O2
2×23
78
2.3
g
3.9
g
因3.1
g<3.5
g<3.9
g,故氧化产物二者皆有。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3.
【答案】(1)NaHCO3 Na2CO3 NaOH Na2O2
(2)②③ Na2O2 Na2O2
(3)Ca2++CO32-===CaCO3↓ Ca(OH)2+K2CO3===2KOH+CaCO3↓
【解析】①反应可认定为NaHCO3的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将X(Na2CO3)代入②④两反应,逆推可知Z为Na2O2,Y为NaOH。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以上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④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其离子反应为CO32-+Ca2+===CaCO3↓。多数可溶性碳酸盐和Ca(OH)2的反应都可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14.
【答案】(1)能 用一半NaOH溶液生成NaHCO3,另一半NaOH和NaHCO3
1∶1正好生成Na2CO3
(2)不能 NaHCO3饱和溶液 除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3)不对 多余的CO2不除去会有NaHCO3生成
【解析】(1)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不能直接通过吸收CO2气体来制备,因为若CO2气体过量则混有NaHCO3杂质;若CO2气体不足,则有部分NaOH不能转化为Na2CO3。因而应当将一半NaOH与过量CO2气体反应生成NaHCO3,再与另一半NaOH恰好反应,全部生成Na2CO3。(2)不能用Na2CO3代替石灰石制取CO2,因为反应太快,生成的CO2不能充分被NaOH吸收,B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故装置中的试剂为NaHCO3.(3)不能先混合再煮沸,这样多余的CO2不能除去。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一般
15.
【答案】 (1)CaCO3+2H+Ca2++H2O+CO2↑
(2)Na2O2 2Na2O2+2CO22Na2CO3+O2
(3)CaCl2或P2O5
【解析】 蜡烛火焰明亮一定是通入了O2,而熄灭一般是通入了CO2。由此可确定B中是Na2O2(淡黄色粉末)和CO2的反应;从而可知A是产生CO2的简易启普发生器,C中是一种不与CO2反应的白色固体,即是中性或酸性的固体干燥剂。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16.
【答案】(1)Ⅱ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D
(3)NaHCO3
(4)①HCO3-+Ca2++OH-===CaCO3↓+H2O
②Na2CO3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
【解析】(1)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故实验Ⅰ不能鉴别Na2CO3和NaHCO3。但等质量的NaHCO3比Na2CO3与盐酸反应快,且产生的CO2多,故从实验Ⅱ中气球鼓胀的速度和程度就能鉴别Na2CO3和NaHCO3。
(2)NaHCO3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受热不分解。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一套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
(3)从实验Ⅳ可以看出,A中温度高,B中温度低,若A中装Na2CO3,B中装NaHCO3,在这种情况下,与B相连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A相连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更能说明NaHCO3比Na2CO3易分解。
(4)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若澄清石灰水过量,反应为Ca(OH)2+NaHCO3===CaCO3↓+NaOH+H2O。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反应为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2CO3。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可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