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物竞天择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马的进化与生活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适者生存,不适则被淘汰。
3.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构造特征,树立适者生存的科学进化论观点,知道生物进化是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的结果。21教育网
学情分析
学生对环境之于动物生存和繁殖重要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本课中,这成为教学的重点;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在科学课上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21cnjy.com
重点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马的进化与生活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适者生存,不适则被淘汰。
3.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构造特征。
教学过程
【讲授】一.谈话引入:
直接入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曾出现过众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中的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又不断有新的生物出现。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活动】二,课题解释
请同学们观看幻灯反映.
分男女同学朗读三个故事页面的文字.
教师适时讲解课题"物竞天择"的源起.
活动3
三,马的进化与自然环境的变化
老师:让我们以马的进化为例,研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马进化的影响吧。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信息,绘制流程图。找出两条主线:
①生活环境的变化:原始森林→森林减少→现代草原
②马的体态的变化:体形小,多脚趾→侧趾退化→体形大,单趾。
2.对流程图进行分析,小组讨论:自然环境在马的进化中是怎样起作用的?
3.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原始马,有充足的食物,小巧的体形有利于躲避天敌。随着森林面积减少,原始马失去森林的庇护,只有快速地奔跑才能躲避天敌,于是体形变大,更加有力,脚趾的中趾变得更为粗壮。森林完全消失,体形更大、奔跑速度更块的马才能得以生存,因此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马遭到自然的淘汰。在自然的选择中能适应新环境的马生存了下来。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让学生思维进一步迁移,理解: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了生物的进化。
【活动】四,自然的颜色选择
1.教师介绍活动方法及要求
2.学生活动
3.完成数据的统计,填写在第8页表格中
4.组织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当四中颜色的短细线散落在绿色的桌布上时,与背景色反差越大的短细线越容易被我们发现。这个实验说明,在自然界中当一种生物容易暴露给天敌,它的数量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就会有灭绝的可能。反之,色差接近的生物也有被天敌发现的可能,但是总会保存下足够的数量进行繁殖,这样整个物种就不会灭绝。这正说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练习】五,补充案例分析
PPT案例重现:英国有黑、白两色的胡椒蛾,它们喜欢在树干上停留。工业革命前,白胡椒蛾的数量要远远高于黑色胡椒蛾的数量。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工厂中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环境,树杆也因此变为黑色,这时,黑胡椒蛾的数量就远远地高于白色胡椒蛾的数量。 21·cn·jy·com
请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的环境变化对胡椒蛾的生存、繁殖会造成哪些影响?这个影响又说明了什么?
【活动】六,课堂总结
1.谈一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收集植物,动物适应环境生存的事例,下节课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