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的起源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类的起源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30 18: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人类的起源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掌握类人猿与人类特征的比较。
2.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图片对比、视频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观。
2.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培养学生与生物界各生物平等相处的意识,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重点难点
重点:类人猿与人类特征的比较;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
难点:复述由猿向人的过渡。
3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兴趣导入
老师:别人都说咱们班的学生是最聪明的,这我得测一测!要不比一比看谁脑子转得最快?听好了!猜一猜‘什么生物小时候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老了用三条腿走路?’
学生回答:人!(学生笑着大声一齐回答,有的学生还说:简单了)
老师:看来咱们班是名不虚传啊!那下面我再问一个‘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学生:人是由猴进化而来的。
学生:人类来自外星球。
学生:人是女娲用泥捏成的。
......
老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都挺好!是不是大部分科学家还有咱们同学都相信人类是由某一
种生物进化而来的呀?
学生回答:是!
【设计意图:运用一个脑子急转弯来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接受新知。同时揭示了本课主题——人类的起源,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2.资料对比,自主学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猿类的生活及表情图片.
老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研究学家,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大猩猩长的和人很像。
学生:那个黑猩猩还会像人一样用火、用棍。
学生:这些猿猴可能和人都是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
......
鼓励以上同学的回答,并顺势抛出本环节的主要问题:(1).现代类人猿都有哪些?(2)人猿同祖的证据——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方法:阅读教材P20-P22,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汇报交流。)
学生总结:类人猿有长臂猿、大猩猩、黑猩猩,猿猴。
与人类的相似特征有外貌、骨骼,表情,动作都相似,哺乳方式也一样。
老师归纳:现代类人猿有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有(1).外部形态。例:头四肢躯干。(2).身体结构。例:骨骼。(3).面部表情。例:黑猩猩喜怒。(4).行为表现。例:利用工具。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电子相册展示一些猿类的生活及表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图片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赋予学生一个角色,让学生更多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采用讨论分析的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集体智慧,突破教学的重点。让空洞无味的课堂充实有效。】
3.观看录像,学习人类进化历程
老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类人猿与人类有很多的相似特征,也正是这些相似特征才能说明类人猿与人类有着较近的分类地位即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当然这个进化过程是漫长而神秘的。下面我们就用一段视频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央10套的《绿色空间》节目,讲的是人类起源之谜!看完之后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并回答:(1).讲述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2).根据活动记录和和该影片总结人类祖先与猿的分界标志及意义。
(方法:阅读教材P22-P24,先独立思考,结合教材活动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汇报交流。)
学生复述:人类和类人猿都是由树栖的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有一天,闪电雷鸣发生了造山运动失去了森林,所以一些森林古猿因为没有了栖息地只能到地面上生活,后来就进化成了人类;而有一些森林古猿找到了另外的森林在那里栖息了下来,则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的祖先。人猿分界的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老师总结:看来同学们理解的很好啊!老师再具体的回答一下: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猿向人的进化过程’,视频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教材和影片进行认真学习、分析归纳,坚持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交流,敢于回答,让学生更多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运用小组合作的集体智慧,突出教学的重点。同时采用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老师:合上课本,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点。(简要的写在一张纸上)
学生思考回答:本节三个知识点
(1)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外部形态、身体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
(2)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有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森林古猿-----造山运动和气候变化
-----地面生活-----人类祖先;
-----仍然栖息-----类人猿祖先。
标志:两足直立行走。
意义:解放双手,有利于脑的发达。
【设计意图:想要让学生很好的记住这些知识,需要多遍的重复。这样及时的复习能提高
学生对本堂课的吸收和记忆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好习惯。】
布置作业
利用多媒体展示作业题目:
作业(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和猿是有着共同祖先的,这好比我们就是兄弟姐妹。那我们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结合曹植的这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说说面对将要灭绝的大猩猩,我们该怎么做?
作业(2)利用校园网站巩固练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并预习下节课人类的进化阶段和人种问题。
【设计意图:生物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准备课外的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由生物上人猿同祖的学习到生活中我们与各种动物相处,二者虽不尽相同,但对学生都具有引领和教育价值,从而体现生物的大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