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的起源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类的起源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30 18: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人类的起源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与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方面人类的变化。
能力目标:
★1、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
★3、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4、通过追寻了人类的起源,得知人猿共祖,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因此要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2学情分析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进化论最为核心的两句话。关于人类起源有许多许多的说法,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以后有许多学者在质疑《进化论》,但它确实为我们研究人类的起源做出很大的贡献。人类的起源地最早的说法是在西欧,但在经过许多代人的探讨和许多人骨的出土,越来越多的关于人类起源地的说法渐渐的出现了。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二、古猿到人的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1863年英国赫胥黎首次提出“人猿共祖”的理论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为的争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3重点难点
重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难点:
1.培养主动探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巧妙导入
浩渺苍宇,广袤太空,神秘的色彩充斥其中。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繁衍着无数的生灵,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地球。智慧让人出现了诸多疑问。我们从何而来 为了揭开自身的谜团,人类探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就踏着前人的足迹,追寻人类的起源。我们到底从哪来的呢 同学们知道吗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点明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 让我们一起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进一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吧。
活动2【讲授】二、确定目标,筹划策略
(一)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展示课件1)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交流或调查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2.依据学案引领学生认定目标,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
要的提示或鼓励。
(二)学生活动:明确主攻方向,筹划学习策略。
活动3【活动】三、诱思探究,互动求知
导学问题一:关于人类的起源观点(一)老师活动:
1、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 (学生:想。)2.创设探究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①出示人类起源的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总结概括人类起源的观点。(展示课件2)
课件2:让学生明确人类起源的两种主要观点。打开有关人类起源学说的相关网站:http://wenku./view/75d8901eb7360b4c2e3f642b.html,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②课件展示“毛人和长尾的小孩子”,了解其原因。(展示课件3、4)
(二)学生活动:
①观察探究情境中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源于自己的生活)。②制定简单且可行的探究方案,以便消除探究的盲目性
③提出探究问题:(见学案1、观察长尾巴的小孩彩色图片及“毛人”的图片,想
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类人猿有哪四种 类人猿生活在栖息在什么环境中 以什么为食 3、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4、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
④同位互查本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导学问题二:类人猿的种类及其生活环境
1、探究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①播放课件,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情境。展示课件5
2.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类人猿的生活环境(展示课件6、7)
3、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之处。
活动4【活动】四、资料分析,提升技能。
(一)教师活动:
①观察探究情境中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源于自己的生活)。
②制定简单且可行的探究方案,以便消除探究的盲目性
(二)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展示课件8)
师生活动:适时交流成果
①教师创设互动平台,评析多元信息。
②学生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自主完善结论,进行知识整合。进一步明确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是否直立行走。
③教师打开相关网址
http://wenku./view/1452359851e79b8968022620.html播放人类进化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活动5【练习】五、运用知识,关注生活
1.提供部分生活资料,落实训练题。
2、引导学生明确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展示课件9)
(二)学生活动:
1、以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激烈的讨论
2、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举一反三。
3、组长归纳汇总意见,补充完善。
活动6【作业】六、盘点收获,情感升华
(一)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展示课件10)
2.指导归纳方法、技巧和规律
3.教学生谈收获的方法:知识上,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活上,这节课对您今后保护珍稀、濒危的动物有何感想 (二)学生活动:
1、依据学案中“盘点收获,总结提升”中问题的设置,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活学活用。
2.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可根据新知识的主干,构建出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结构形式)。
3.梳理思路,归纳方法
活动7【作业】七、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拓展内容:
证明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请查阅资料,人类的起源地到底在哪里 是非洲还是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