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4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30 18: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大致过程。
2.了解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
过程方法
1.通过图片、图像资料的分析和学习,了解污水处理技术。
2.通过实验操作,亲历污水处理的过程。
3、编写水域环境保护建议书。
4、完成“保护水资源,建设美好家园”为题的环保手抄报。
情感态度
认识到人类正为保护水环境而不断努力,树立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感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了解了水污染的来源及成因;水污染的类型;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本课重点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及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亲历污水处理的过程;水域环境保护知识。
教学难点: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实验操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了解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自来水厂治理污水的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水环境污染的途径,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揭示课题)
二.了解自来水厂治理污水,制作清洁饮用水的大致过程。
(格栅→一次沉淀→生物处理→二次沉淀→混凝沉淀→消毒)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污水处理过程
一、直接导入实验操作课题:水的净化。
(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来自工业、农业、生活上的污染越来越多,严重污染了水质。给我们人类健康及所有生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自来水厂采用沉淀和过滤治理污水的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也采用这两种方法来亲历一下水的净化过程吧。)
二、实验操作
(昨天,老师布置了每个学习小组采集一瓶污水,请小组长将各组采集的污水拿出来。摇一摇,晃一晃,给同学们看看。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将这瓶污水变成清水。大家有兴趣吗?有信心吗?光有信心不行。我们得看实效。为了同学们正确、规范、有序的操作,为了试验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计划。同时请各组记录员完成实验计划单。)
编写实验计划,了解实验步骤:
(附实验表格
:)

小组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
将污水净化
实验方法
沉淀、过滤。
实验器材
(阅读教材p30、思考器材和步骤。然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找一个小组两个人上台来完成“实验器材”。

步骤
(1)静置,沉淀;
(2)加入明矾等混凝剂,继续静置,沉淀;
(3)自制过滤器;
(4)分离沉淀后的水和沉淀物;
(5)用自制滤水器过滤。
2.分组实验:
a、静置,沉淀;(从学生采集的定位1号矿泉水瓶的污水中倒出250毫升到2号烧杯。静置-观察-加入明矾-继续观察)
b、在污水进行沉淀的时候,辅导学生制作滤水器。方法如下:
(1)取一个大塑料瓶洗净去底,盖上打孔;
(2)将瓶子倒置,放匀纱布后,将棉花倒入,用筷子拨匀;
(3)放匀第二层纱布后,将木炭倒入,用筷子轻轻压平;
(4)放匀第三层纱布后,将细沙倒入,用筷子轻轻压平;
(5)放匀第四层纱布后,将小石子倒入,用筷子轻轻压平。
c.仔细观察每组制作的过滤器。
思考1:过滤器是按照棉花-木炭-细沙-小石子的顺序制作的,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思考2:过滤器的每层有什么作用?能否用别的材料代替?
d、将沉淀后2号烧杯上半部的水轻轻倒入过滤器中。(要留样)
e、过滤:将3号烧杯接住过滤出来的水,按步骤完成水的净化。并比较1、2、3号杯中的水,分享实验成果。分析得与失。
3.常识介绍:告知学生沉淀和过滤,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有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和有害的化学物质,还需要通过其它措施去除,才能使水变得更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