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和舞蹈创编。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感受音乐美以及和他人合作的快乐。
2重点难点
有表情演唱、表演,并且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幸福拍手歌》生跟音乐律动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舞动,走进咱们的音乐课堂!
过渡: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大家开心吗?
师:今天,漂亮的小洋娃娃要在森林里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还给咱们发来了邀请函,大家想不想去啊?那咱们就出发看看小洋娃娃正在做什么呢?
2、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动画视频,生拍手。回答问题(小洋娃娃在跳舞;和小熊跳舞)
过渡:大家说得真好,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做《洋娃娃和小熊跳舞》(PPT
出示课题 生齐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对课堂的关注力保持不持久。因此,用律动、播放动画视频等趣味性活动,既可带动课堂气氛,也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演唱感受,层层深入
1.听赏:感受歌曲情绪,体会强弱规律。
(1)老师播放歌曲(拍手、点手心),学生听赏,回答问题。(高兴 活泼 快
乐)发放头饰奖励回答得好的同学。
(2)老师做拍手、点手心动作,生仔细聆听,回答问题。(师做了拍手、点手心动作)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问题:你听出了什么?(2/4强弱规律:强、弱)发放头饰奖励回答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大致熟悉歌曲旋律。听前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去聆听歌曲)
过渡语:小朋友们真聪明呀,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用手来给歌曲伴奏一下吧!
(3)播放歌曲,生拍手、点手心。
2、朗读歌词,了解歌词内容。
(1)第一段歌词:师范读,生跟读。
老师试读歌词第一句(拍手、点手心),之后带领生齐读第一段歌词。(师
示范,生跟拍手、点手心)
(2)第二段歌词:多种形式读。
师生接龙读:师读上半句,生接下半句。
分组读:一二组上半句,三四组下半句。
(设计意图:本课歌词分2段,较为复杂,对一年级孩子有一定难度。利用师范读,生跟读;师生接龙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便于学生掌握.)
过渡:同学们太棒了,那咱们加快速度,完整的把两段歌词读一读好不好?
(3)跟歌曲伴奏,加快速度,师生接龙读歌词。
(设计意图:经过之前朗读的铺垫,生对歌词已较为熟悉,这时跟伴奏朗读,进行速度的训练,生也容易接 受与掌握。)
过渡:咱们真是太有默契了,配合的真好!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来学
习这首歌曲啦!那咱们就一起来唱响这欢快的的旋律吧!
3、学唱歌曲
师:洋娃娃和小熊要请小朋友们帮个忙,有两段好听的旋律,可是它们有着不同之处,我们来帮洋娃娃和小熊找一找吧。首先我们先来听一听洋娃娃唱的两段旋律,要求:听两遍,找一找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1)解决重难点:区别135和131的音高,唱准其音高。
?区别音高:听辨旋律,找出不同之处。
A.老师弹琴,用洋娃娃的声音“la”唱前两句旋律,学生听辨找不同,举手回答。
第一段旋律:1234∣55543∣44432∣135
La la la
第二段旋律:1234∣55543∣44432∣131
过渡语:下面来帮一帮小熊找不同吧。
B.老师弹琴,用小熊的声音“bang”唱后两句旋律,学生听辨找不同,举手回答。
第一段旋律:66654∣55543∣44432∣135
bang bang bang
第二段旋律:66654∣55543∣44432∣131
原来,洋娃娃和小熊唱的两段旋律,结尾的地方是不同的(出示课件)一句的结尾是do mi sol,另一句的结尾是do mi do 。
(设计意图:运用分角色、分句模唱形式进行音高的区分,一方面把歌谱进行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可以让学生简单、准确的找出旋律的异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分别以洋娃娃和小熊的口吻去叙述,让学生更有欲望去参与课堂活动。)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进行爬音阶楼梯练习,把这两个不同的地方唱得更准确一些。要求:请同学听琴声,看老师的手提示,跟我唱一唱。
唱准音高:老师弹琴,手势提示音高,带唱,学生跟唱。
A.边唱边做动作。
1 3 5(腰 肩 手) 1 3 1(腰 肩 腰)
B.用“la”唱1 35和 1 31。(做动作)
C.老师弹旋律学生听辨用“一二一”唱1 35和 1 31,并用动作表示出来。(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件天然的乐器,功能强大。利用身体各个部位高低的不同来记忆音的高低,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可使其在哼唱旋律时自然地通过做动作联想到音高的不同。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巩固、深化学生的音高概念,形成下意识、自然地“手口合一”的行为表达。)
过渡语:小朋友们太棒了,帮洋娃娃和小熊解决了难题。下面,他们邀请我们去唱歌啦,下面我们把美妙的旋律加上吧。
(2)完整的演唱歌曲:
A.第一遍:老师范唱,要求学生听老师弹琴唱,可以小声跟唱。
B.第二遍:问答接龙唱,要求老师弹琴逐句问唱,学生听旋律看歌词答唱。
C.学生唱,要求强调学生注意唱准“一二一”处的音高1 35和1 31。(加入动作)
D.第三遍:表现歌曲活泼、快乐的情绪,要求加快速度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拍手、点手心)
E.第四遍:有表情有感情的唱,要求边唱边微笑,拍手。
三、体验创新,情感升华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唱得真好,可是洋娃娃说,她的好朋友可多啦,接下来她还想和其他小动物唱一唱跳一跳,你能把原来的歌词中“小熊”的地方改成其他的动物名吗?如果这个动物的声音可以模仿,那就更好啦,先来听一听我是怎么改的好吗。
1.创编歌词及舞蹈:
(1)歌词创编:
A.老师示范创作:请小鸭来和洋娃娃跳舞,边唱边做动作。
洋娃娃和小鸭跳舞,跳呀跳呀,嘎嘎嘎
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嘎嘎嘎
小鸭小鸭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嘎嘎嘎
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
过渡语: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吧,要求:相邻的四个人一组,选择你们小组最喜欢的动物进行创编,编好了的小组,唱给大家听一听。
B.学生创作:学生思考创作,老师指导,选出优秀的几组展示,老师弹琴伴奏。
过渡语:小朋友们真是创造小能手呀,接下来继续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合创造力,快来为我们的歌曲设计舞蹈动作吧。要求:根据歌曲的情绪,你们选择的小动物的特点来设计。提示学生:比如:洋娃娃是可爱灵巧的形象,动作应该是轻盈灵活的,小熊是胖胖的,动作应该是笨笨的滑稽的。分四人小组,开始创编吧。
(2)舞蹈动作创编:
a.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创编舞蹈动作,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选出表现好的两组,向全班展示,并让大家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设计意图:创编歌词、即兴舞蹈等等环节,似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儿,能够把课堂点缀得绚丽多姿。它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为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积累音乐创作的经验。)
过渡语: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学会了歌曲,不仅自己创编了新歌词,还能边唱边表演了。接下来就让咱们盛装出席洋娃娃的舞会吧!
2、洋娃娃的舞会
1、放音乐,生带上洋娃娃、小熊和其它小动物头饰一起舞蹈,音乐停,舞蹈停。
过渡语: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代表洋娃娃再次谢谢小朋友们的到来,你们真是太棒了!同时,还要谢谢小朋友们帮助小熊克服困难,凭着不断的努力,学会了唱歌舞蹈,找到了自信心。今天,你们学得开心吗?玩得开心吗?我宣布,今天的舞会圆满成功!
3、舞会结束:
过渡语:小动物们又跳又唱,现在一定累了,最后请同学们在“邀请卡”的背面,写上一句话:可以是今天参加舞会的感受,也可以是对洋娃娃或小熊的祝福。写好后请把卡片和头饰放好在桌上,就可以离开啦,我们下一次舞会再见!
4、卡片回收活动
学生写卡片,取下头饰放在桌上,离开教室。下课!
课件17张PPT。走进音乐课堂和跳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曲情绪是怎样的的?欢快、活泼抒情、优美请随老师的琴声,用La轻声模唱歌谱。边打节拍,边哼唱旋律。DOREMEFASOL1.2.DOREMEREDO跳一跳其它的小动物听了小熊和洋娃娃欢乐的歌 声,看到了它们轻快的舞蹈,也想参加了!洋娃娃和小鸭跳舞,跳呀跳呀,嘎嘎嘎,
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啊跳呀,嘎嘎嘎。
小鸭小鸭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嘎嘎嘎,
小洋娃娃笑起来啦,笑呀笑呀,哈哈哈!创
编
歌
词请以小组的形式先说说你们的分工,再进行表演请同学们加上动作跟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