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9 21: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一】前段分析
教学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总政策及其意义
3、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点:
土地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二】课堂进行时
文本资料:
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斗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解放战争过程中,东北、华北等老新解放区(约有1、6亿人口)已经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则尚未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区土地制度改革。随后,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会议讨论并同意刘少奇的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决定,从1950年冬季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左右的时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并规定在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之前,县以上的领导机关要选择少数地区进行典型试验,在做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批开展。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共中央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鉴于解放后的新情况,《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土地改革运动是有领导地分期分批进行的,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全国大约有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一些生产资料。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提纲
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但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他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
1950年6月;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提纲
1、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其总政策是什么?
1950年冬;1952年底;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到1952年底,3已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提纲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式?为此,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面临的经济形式: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采取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企业;大量节减国家机关所需经费等
效果: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课堂总结: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颁布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但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颁布的时间:1950年6月
3、、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运动
1、时间:1950年东
2、土地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4、土地改革的成果:到1952年底,3已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1、历史背景:全国解放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长期战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企业;大量节减国家机关所需经费等。
3、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发展: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三】课时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但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四】课后作业
1、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其总政策是什么?
1950年冬;1952年底;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到1952年底,3已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