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同学准备编写“一五计划成果”小报。他找到了下列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度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铁人率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没井
2、“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后
3、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辉煌
4、下列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中央文革小组
5、新中国成立后,下列文献中起过宪法作用的有(
)
①《共同纲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7、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
)
A、土地改革方式
B、农业生产合作化方式
C、人民公社化方式
D、公私合营方式
8、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9、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二、史实辨析题
下列是一位参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农民的自述,其中有三处错误,指出并改正
我是河南安阳县一个农村的贫民,在1953年春,我们十八户贫家、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国营农场。开始困难重重,后来我们齐心协力,苦干了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到期1954年,全国掀起了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加入了,并且还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三、材料分析题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所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汽车3万辆。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每年生产载重汽车3万辆。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请举出三例。
(3)现在长春仍享有“汽车城”的美誉。请你为今天的长春建设提一条建议或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