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5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9 21: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参考___________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答案:苏联
2.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从宪法的性质上来判断,抓住中心词“社会主义类型”,然后就可以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个表现;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只是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符合要求的。
答案:D
3.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1949~1953年      
B.1950~1954年
C.1952~1956年
D.1953~1957年
思路解析:“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的基础上,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而进行的。而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的时间是1952年底。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项。
答案:D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思路解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所以答案应是C项。
答案:C
(2006湖南娄底毕业会考,1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路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制定必须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以答案是C项。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6.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合作社的形式走集体化道路,理所应该土地也随之转为集体所有。
答案:A
7.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是在(  )
A.新中国建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胜利后
D.土地改革完成
思路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进程的掌握。从1949~1952年,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一系列斗争。在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的基础上才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因此答案是B项。
答案:B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会议的会场?
(2)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与史实相结合的读图能力。
参考答案:(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
(2)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三: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
印度(1950年)
美国(1950年)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状况。
(2)你能分析出造成这种工业状况的原因吗?
(3)为改变此种工业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结果?
思路解析:本题是史料问答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工业、重工业所占比重较低;材料三中可通过对比看出我国重工业远落后于美国,也不如印度,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答案:(1)工业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
(2)解放前,近代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长期战乱。
(3)1953年参考苏联的建设经验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汽车厂、飞机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大大改善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