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基本知识点:
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和意义;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2、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②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②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考点
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左”的错误的表现及主要标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大庆油田;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人物及称号。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学困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2、易错点:学生易混淆“左”的错误的表现及主要标志;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人物及称号。
四、教学活动
课前: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完成课前练测设计题。(课中就有答案)
2、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自己能独立或小组讨论后提出几个不懂的问题。
3、收集查找与中共八大、“左”的错误的表现及主要标志、本时期先进模范人物及称号等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是那次会议?
5、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什么?
6、“左”的错误的表现及主要标志是什么?
7、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及称号?
课中:
1、导入:
(复习旧知识)上一课学习了三大改造,你们知道三大改造含义,改造完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教师书写课题)
2、教学过程
(1)同学们预习后,你们知道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既有成就也有失误,首先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哪次?(学生答: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什么?(学生答:略)教师书写中共八大的作用。
(2)中共八大后,在1958年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什么?误教师书写总路线内容,分析其不足
(3)社会主义总路线之后,建设中出现急于求成“左”的错误,
它的表现及标志是什么?(学生答:略)教师书写“左”的错
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风、浮夸风、“共产”风。
(4)最后曲折中成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成就是大庆油田建成;模范人物邓稼先(两弹元勋)、王进喜(石油铁人)、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3、本课知识点归纳与提升
学生讨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1)本课启示: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学生质疑探究:学生提出没有学懂问题或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教师解答。
(3)课堂小结知识点(略)
1、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的召开。
2、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是①要遵循经济规律②要认清国情③要实事求是
课后:
1、教师搜集学生课后反馈意见,及时为教学反思准备素材。
2、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点及考点。
五、板书设计
课题: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7年—1966年)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
(1)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略)
(2)八大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教材P27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八大的历史意义(作用)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见教材
3、探索中的失误—“左”的错误出现
(1)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风、浮夸风、“共产”风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大庆油田建成,
结束新中国“洋油”时代。
2、模范人物:邓稼先—两弹元勋、王进喜—石油铁人、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雷锋—解放军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