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一、单选题:
1、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国营企业
B、国有企业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D、集体企业
2、新时期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D、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
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实行政企分工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所有权和经营分开
D、利税改革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体现“放活”原则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农民的积极性比较高
B、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C、农村经济体制僵化
D、农民生活水平低劣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是长期农村革命经验的总结
1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
1952
1957
1965
1978
1980
1985
余额
8.6
35
65
211
400
1623
I
(1)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2)1978年以后,存款余额的绝对数字增长幅度大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在农村和城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近年来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1)建国后,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开展了什么运动?有何意义?
(2)我国是什么时间完成了对农业等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如何?
(3)1958年,全国在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你对此作何评价?
(4)为解决人民生计问题,我国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你知道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是谁吗?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你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有何意见或建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