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开放的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和责任,与时俱进。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
2、理解中国入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思路:
我心中的对外开放-----现实中的对外开放------------自评我国的对外开放收获历史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提出了什么总方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外开放,假如你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我们首先要在中国的什么地区进行对外开放?
3、在你的印象中,对外开放就是要干什么?做什么?
学生集体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创设历史情境
构建历史亲缘点
自主学习
1、师投影学案
2、结合学案师生共同学习本课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学案。
1、
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现实中的对外开放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评对外开放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印象中的对外开放和课本上介绍的对外开放,看看我们说对了多少?
学生评价,并说明理由鼓励学生大胆地分析问题,增强自信心
课堂检测
师通过学案对学生进行检测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检测学习效果
合作探究
1、
投影展示合作探究题。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题。
教师内定一个探究题
1、
各小组学生根据组情选题探究。
2、
学生讨论。
3、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课堂进行
1、
分组探究,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
选题探究,调动、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意识。
4、
教师定题,把握课堂难点。
收获历史
师投影对外开放前后深圳比较图。
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外开放的启示
培养学生开放的意识,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念。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方向,正因为有了今天的对外开放和前面的对内改革,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所以中国在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业:
自选一道探究题进行探究,以书面形式展示探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