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是(
)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D.公安机关加大执法力度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那么,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
①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②保护改革成果
③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④保障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使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有关重大决策有了法律保障的是(
)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下列法律文献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如图),对该法律表述错误的是(
)
A.规定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
B.规定了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C.规定了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D.体现了我国新时期的法律建设成就
6.2011年7月23日,我公安机关依法向赖昌星宣布了逮捕令。当日,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国。对走私等经济领域犯罪规定最明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7.2012年3月3日和5日,“两会”分别在北京召开。“两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集中体现。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最高机关是(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有(
)
①改变权力过分集中
②实行政企分开
③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9.某校八年级(一)班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法在我身边”的演讲比赛,要求在演讲过程中叙述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请你对这次演讲比赛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
【临时宪法的通过】
(1)在1954年之前,作为临时宪法的文件是什么?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第一部宪法的确立】
(2)“第一部宪法”是什么?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是什么性质的宪法?
【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3)下图反映了什么事件中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民主与法制的回归】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曲折发展谈感悟】
(5)从第一部宪法的确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建立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所以A是前提,B、C、D是具体表现。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此④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①②③为法制建设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有关重大决策有了法律保障。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颁布于1954年,②颁布于1979年,③颁布于1986年,④颁布于1950年,故选B。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罪刑法定的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新《刑法》对经济领域中的犯罪、黑社会和恐怖活动的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机关,所以B符合题意。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①②③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理解和分析归纳能力。根据所学关于政协一届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信息解答第(1)、(2)题;解答第(3)题时,要结合图注得出答案;第(4)题可以根据所学来组织答案;第(5)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一届会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届全国人大。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文化大革命”。
(4)民主建设成就: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制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成就: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