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标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回顾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标志及其历史过程。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同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激励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邓小平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
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主题知识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要求学生回顾第10课的内容作出回答。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在这次大会上开始形成。
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重大决策 21·cn·jy·com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逝世
2、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课文重点阐述的是理论上的伟大贡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www.21-cn-jy.com
知识归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中共“十三大”(1987年)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2·1·c·n·j·y
2、中共“十三大”作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前两步已经基本实现。
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目标。21教育网
二、中共“十四大”(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主题是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四、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1、农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农村面貌。
2、工业: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化体系。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上海宝钢、京九铁路。21cnjy.com
3、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